首页/其他文章/正文

阿成:城里的雪

 2022年12月26日  阅读 41  评论 0

摘要:小时候,我的家乡哈尔滨被称为“雪城”。在雪路上常会看到被雕成人物、动物和建筑的雪雕。下雪了,几乎城里所有的居民都会站在窗前,轻轻地说一声,哦,下雪了。城里所有的一切,建筑,街道,广场,还有在雪幕中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各色行人,都在这从天而降的纷纷扬扬雪花之中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城里的雪--新「xin」作品--中国「guo」作家网

阿成:城里的雪 - NO.1

下雪时,看到城市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就感到一种别样的亲切。无论『lun』身至何处,只要是在电视、电影中,看到雪的城市,雪的家园,就有一种莫名的向往。这大约是哈尔滨人共有的一种特殊情感罢。

小「xiao」时「shi」候「hou」,我的家乡哈尔滨被称为“雪城”。早年,哈尔滨这座城市里的居民不多『duo』,宁静而清静『jing』,俨「」然一座偌大的花『hua』园别『bie』墅『shu』。经常地,夜里会悄然『ran』地下起雪来。小雪倒也『ye』无「wu」妨,倘若是大雪,早晨起来,家门和小院儿的栅栏门都会被厚厚的雪给堵住,在『zai』费力地推「tui」开门的那一瞬间,一股清爽、冷甜的寒气扑面而来,呵,即便是世界上顶「ding」级的美酒「jiu」也无法与之相媲美。

雪降临『lin』在城市,白得像柔「rou」软的云朵。这「zhe」时「shi」候「hou」,家『jia』家户户都出来清雪了。记得当地的画家画过这「zhe」种图景,其实也没有「you」什么特殊,但是百看不厌。这里的住户先用竹扫帚「zhou」或者雪『xue』铲,将『jiang』小院清『qing』出一个小道。不知道为什么『me』,这个过程总有一种艺术家的享受呢。院子里的小道清出来了,这本身『shen』就是用扫帚画出来的一『yi』幅人间好画。

再看「kan」看街道上的雪吧『ba』,厚厚『hou』的积雪将『jiang』整座城市变成了银色的世『shi』界,仿佛城「cheng」市『shi』本来的模『mo』样在瞬间得以『yi』神奇「qi」地恢复。是啊,所有这一切「qie」不仅是上苍的杰作,也是上苍对城市『shi』居民的别一种眷恋罢。

早些年『nian』,城『cheng』市里的车辆是很少的,居民也很少,那种舒朗与通透让生活变得像诗一样隽永。通常街道的雪是不清扫的,是汽车、自行车的车辙印儿和行人的脚『jiao』印『yin』开发『fa』了雪上的新通道。化『hua』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其实雪地「di」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不消说,现在这『zhe』样的风景已经不存在了,但「dan」它却在记忆「yi」中始终顽固地清晰着。

那雪路上留「liu」下的行人一串串脚印,永远属于最早出门的『de』人,他们的脚印变成一种奇特的文字,像诗一样。有人为了书写雪地的「de」诗行『xing』,早早地出门,精心地踏出两行『xing』独特的诗『shi』章。你能够从这些『xie』雪的诗句上感受到“自然诗人”那份沉「chen」醉的好心情『qing』。尤其是「shi」那些老邻「lin」居,出了自家院子彼此都会打一个招呼,今天心情怎么样?答曰,好着哩,这雪下得可真『zhen』美呀。

早年,城市『shi』里的高楼极少。环顾四周,进入「ru」视野的,多是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单体式平房,有玻璃的「de」阳光房,栅栏院,院子里定会有果『guo』树,在雪的衬托下,分明又是一幅雪中的画了「liao」。设若像现在『zai』,人人「ren」都有『you』手机,这样的风景就会传遍长城『cheng』内外。

随着天光渐渐地明亮起「qi」来,雪路上「shang」的行『xing』人和歪歪扭扭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人也多「duo」了起来。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们『men』,很「hen」少看到骑自『zi』行车的人摔滑在地上,在雪城里他们早已练「lian」就了高超的骑行本领。行人渐渐地多了起来。有的『de』人拉着爬犁『li』,或者穿着脚滑子在雪路「lu」上行走。雪爬犁上往往坐着一个小姑娘或者小小子,夹着雪花的北风将这『zhe』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儿冻得「de」像一朵朵鲜艳的玫瑰。而今这样迷人的“风景”,如今只『zhi』能在冰封的松花江上作「zuo」为游戏再现了。

阿成:城里的雪「xue」 - NO.2

雪,是上『shang』天赐给少年们的一「yi」份特『te』别礼物,他们『men』在院子里,在广场上,在校园中堆「dui」雪人儿,或者「zhe」打雪仗、筑雪屋,或者蹬着脚滑子从你面前飞速地划过。这时候,大雪又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lai』,奏起『qi』了新的乐章,在雪花漫舞的天幕下,让这『zhe』座银白色『se』的城市变得更加迷离而梦幻。所有的车辆、行人,仿佛在雪花中飞舞、穿梭『suo』。虽然『ran』没有音乐的伴奏,但确有一种美妙的天籁之音在你耳『er』旁萦绕。

记得,我在附近的大学校园里『li』散步时,看见一个学生在校园的一隅滚着雪球,是那样专注,那样锲而不舍。雪球已经「jing」被「bei」滚得很大了,直径至少有『you』一公尺。这个学「xue」生没有戴手套,赤着双手在雪地上推着『zhuo』被滚得越来越大「da」的雪球。我静『jing』静地看着,或许他是「shi」在『zai』享受曾经的儿时游戏「xi」。是啊,这对黑龙江人是一种永恒『heng』的诱惑。

记「ji」得,小时候『hou』孩子们不单是喜「xi」欢滚雪球,还喜欢吃雪团儿『er』。洁白无『wu』瑕的『de』雪团儿吃在嘴里脆脆的,爽爽的,凉凉的,那种甜的感觉从何而来呢?东北「bei」人过冬,会把准备过年的肉「rou」啊,鱼啊,梨啊,包的粘豆包、枣馒「man」头、饺『jiao』子,包『bao』括鸡鸭等等「deng」,埋在『zai』雪里冻上,这不仅保「bao」鲜还可以保湿,即便是现代化的冰箱也无法比「bi」拟。

说「shuo」到堆「dui」雪人,通常是「shi」在家里的「de」大『da』人、哥哥姐姐带领下完成「cheng」的。雪人的制作是少年儿童群体创「chuang」作的典范。倘「tang」若一个『ge』小孩子在那里做,总会有别的孩子跑过来帮忙。最「zui」初的雪人,很简『jian』单,给雪人戴上一『yi』顶草帽,用一根胡萝卜当他的『de』鼻子,再用墨笔或者红蜡画上嘴「zui」和眼睛就可以了。这种天然『ran』去雕饰的简单之美,同样是当代的雪雕望尘莫及的。是啊,儿童的艺「yi」术之作总归是心情的表达,而技「ji」巧不过是『shi』配合这种心情的手法而已。

清晨,常会看『kan』见「jian」年『nian』岁大的「de」老人在『zai』雪路上缓慢地走着,那表情上的沉思与对生「sheng」活的不『bu』舍,伴随着「zhuo」他们缓缓向前。这无涯的雪『xue』哟,已然成了他『ta』们生命『ming』中的一「yi」种无言的牵「qian」挂,或在雪的树「shu」林里,雪『xue』的江畔上『shang』,雪的公园『yuan』里,或在上『shang』演着年轻人火热『re』恋爱的街道上。

阿成:城「cheng」里的『de』雪「xue」 - NO.3

雪「xue」花轻轻地打在脸上,落在睫毛和肩头。这时候,你会放慢「man」脚步享「xiang」受着天『tian』赐的抚慰。在雪路上常「chang」会看到被雕『diao』成人物、动『dong』物和建筑的雪雕。它们多是居民「min」们自发「fa」的创作。这样的雪雕构思巧妙,造型别致。难道这里是艺术之城『cheng』吗?这里住着的人都是一些艺术家吗?我在文联工『gong』作的『de』时候,突发奇「qi」想,创『chuang』意『yi』了一个『ge』“泼雪节”,为此市政府在太阳岛上安排『pai』了一处“泼雪节”雪「xue」场,游客「ke」们用泼雪来互相祝福,俨然傣族「zu」的泼水节。那个欢乐的场面,富「fu」有感染力。

下雪了,几乎城里所有的居民都会站在窗前,轻轻地说一声,哦,下雪了。然后久久地凝视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是啊,这雪中的城市就像一本巨大的画册,从最初『chu』稚嫩的「de」黑白“照片”,一页一页『ye』地翻开去,渐渐地变成了彩色的、3D的、四维的、六维的图景。城里所有的『de』一切,建筑,街道,广场,还有在雪幕中川流不息的各「ge」种车辆,各「ge」色行人,都在这从天而降的纷纷扬扬雪花之中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天降的大雪哟,可以从容『rong』地『di』将这座现「xian」代化的城市变成一座「zuo」妙不可言的银色之城,让这座城市在曼妙飞舞的雪花中,变得风『feng』情万种,美不胜收。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qitawenzhang/115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