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guo」听说一个城「cheng」市没有一棵树,人们一定会『hui』惊愕得瞪大不相信的眼睛。
作为人类聚居「ju」的城市,怎么能离得『de』开树呢?就『jiu』是迪拜「bai」这样建在沙漠上的「de」城市,还『huan』要不惜一切代价植树造林,让其变得绿『lv』意浓浓。
树是人类的氧吧,是「shi」生命的象征。没有一棵树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de』。
然而,在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全「quan」城就看不到「dao」一棵树『shu』。
带着一种好奇和困惑,去年『nian』9月中旬,我们踏上『shang』了前往那「na」曲的「de」征程。
天苍苍,野茫茫。火车沿着天路从拉萨向『xiang』北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过了一条「tiao」峡「xia」谷『gu』之后,进入了一片宽阔的「de」草原。时值初秋,草原展『zhan』现出耀眼的金黄,一直铺向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xia』,同山顶的皑皑白雪遥相辉映『ying』,勾勒出一幅壮『zhuang』观的「de」雪山草原『yuan』图。一群群的牦牛和绵羊在低头吃草,那专注的神情似乎忘『wang』记了周边的一切。间或有清澈的小河弯曲在草原上,看上去就像巨幅金「jin」黄『huang』绸缎上绣出的「de」蓝色哈达。一些藏族村落或房屋稀疏地撒『sa』落『luo』在草原上,给这偌大的空旷平『ping』添了几分充实。原以为在列车「che」的呼啸声中这片草原会很快抛向身后,然而整整一个上午「wu」,极目之处,除了金黄还是金黄,而且越往前面「mian」,这金黄越来越宽,越伸越远,直到两边的群「qun」山在天际线消失了「liao」为止。这时『shi』,金色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融在了一起,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博大无穷,人类的任何伟大『da』在这里都变得十『shi』分渺『miao』小。也就在这「zhe」时,你也会不知不「bu」觉地感到自己在进行着一场无拘无束野性十足的心灵放牧。
这草原,便是著「zhu」名的藏北羌塘大草原『yuan』。
列车的「de」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不一会停「ting」在了一个不大但很精致的车站里「li」。原来是到那曲了。
这是一个约有2.5万人的小城市。若是在「zai」内地,只『zhi』能算是『shi』一个规模较小的县城,但『dan』在地广『guang』人稀的西藏,就是一个比较『jiao』大的『de』城市了。它既是那「na」曲地委和「he」行『xing』署的所在地,又是那曲县的县城。果然是这样,无论是在大『da』街小巷,还是在『zai』机关宅院,我们都没有看到过一棵树,整座城市就像一片「pian」水泥森林孤零零地竖立在茫茫的草原上。
真是好一座名副其实的裸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曲连一「yi」棵树都不能生长呢?是因为这里海拔太高「gao」?或『huo』是因为这里「li」气候太冷?也「ye」许是『shi』的。那曲『qu』不仅海拔高达4500米,而且冬天经常遭受暴风雪的袭击,气温有时降至摄氏零下40度,氧气也只有内地『di』的50%,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di」区「qu」。在一般情况下,这「zhe」样的地『di』方只『zhi』能长草,连灌木「mu」都无法「fa」生长,更不用「yong」说是树「shu」了。但仔细想想也不完全是如此「ci」,因为在同那曲地理环境相似的西藏其他地方,只要有人居住,也可生长「chang」少许的树木。如『ru』果是一座人口相「xiang」对集中设施相对较好的城镇,那树木就更加可观了。据说,为了让那曲有一片「pian」绿荫,当地的干部群众曾经多次试着在城里植树『shu』,尽管费尽『jin』了「liao」九牛二虎之力,但最后「hou」无一「yi」成功。没想到栽活一棵树是如此的艰难,竟然成了那曲人永远实现不「bu」了的一种美好愿望。
原来,那曲「qu」不能生「sheng」长树木,根子是地下的冻『dong』土层在作怪。别看这里『li』的「de」地面青草茵茵,无边「bian」无际『ji』,但在距离地面1.5米至3米以下的地方,全是一片晶莹『ying』剔透的冰雪世界。任何树木一栽下去,起初枝繁叶茂,然而当主根一深入到冰雪『xue』层,马上就被冻死,这样整棵树『shu』也就枯萎『wei』了。据介绍,这隐「yin」藏在地下的「de」冻土层,不仅是树『shu』木的无情杀手,也是地上『shang』建筑的无形陷阱。特别是一「yi」些负重很大的建筑,如果把基础打在了冻土层上,那无异于冰山「shan」上的楼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轰然一「yi」声坍「tan」塌,以至造成十分可怕「pa」的悲剧。正因「yin」为如『ru』此,前「qian」些年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有关部门就曾组织若「ruo」干专家进行技「ji」术攻关,终于解决了冻土层这『zhe』个隐患,使列车能够在这条世界屋脊『ji』的「de」天路上安全顺利地飞「fei」驰。
我们原以为,在这样一「yi」个连一棵树都长不了的地方,一定是缺乏生机的,一定是非常贫「pin」困落后的。但没想到的是,那「na」曲人却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xiang』象的困难,在这片没有树的草原上,描绘『hui』了一幅蓬勃发展的动「dong」人图景。
那曲城郊的欧玛亭嘎村就是这样一个缩影。这里的110多户人家,过去他们的祖祖辈「bei」辈过「guo」的都「du」是逐水草而居的游「you」牧生活。哪里有水『shui』草「cao」就把牛羊赶到哪里「li」,他『ta』们「men」的「de」帐篷也『ye』就「jiu」搭到哪「na」里。一顶顶“夏『xia』不遮雨,冬不避寒”的破「po」烂帐篷,就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如今「jin」,由『you』于党和政府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同以前「qian」相『xiang』比,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xia』。在村里,我们同一个名叫索朗扎西「xi」的牧「mu」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今年28岁,全家4口人,夫妻俩带两个小『xiao』孩。高原『yuan』的阳光虽「sui」然『ran』把他晒得黑乎乎「hu」的,但目光中『zhong』却透露着一股年轻人的朝气。他的新房面积115平方米,总计花了6万『wan』元,其中政府资助「zhu」了1.5万元。房子里面布置得十分漂「piao」亮,不仅梁柱和四面墙上都绘满了五颜六『liu』色的『de』吉祥图案「an」,而且还摆放着冰箱、彩电等家用电「dian」器『qi』。而更让索朗扎『zha』西自豪的『de』,是他现在共养了33头牦牛,按目前市场行情,每头牦牛的价值至少在1万『wan』元『yuan』以上,再加上每「mei」年还有近万元的奶制品收『shou』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因为在西藏有个『ge』传统,就是衡量「liang」一户人家富不富,不「bu」是像内地那「na」样「yang」看有多少土地,而是看有多少牛羊。哪『na』家的牛羊多就说明哪家富,也就越『yue』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过去在藏区有些地方,几个同『tong』胞兄弟共娶一个妻子,目的就是为了不分家而不『bu』减少牛羊的数量。我「wo」们边喝『he』着『zhuo』热腾腾香喷喷的酥油茶边聊着,都为索朗扎西家发生的崭新变化而感到十分『fen』的高兴。近「jin」些年来,在那曲县共有16000多户游牧民像他「ta」这样建房定居,过上了安定和美的生活。有些家庭还『huan』办起了小商店、小茶馆、小饭馆和小旅馆,使广袤的草原又汩汩流『liu』淌着现代商「shang」业气息。
在那曲地区现代草『cao』原「yuan」畜「xu」牧业示范基地,我们又亲眼目睹了那曲人在长不了树的草原上发展生态经济的生『sheng』动实践。这个占地3450亩的基「ji」地,分为现代高效养殖示范场、高寒草地科技生态「tai」园和放牧『mu』实验示范地等三个区域「yu」,主要从事牦牛和绵羊的良『liang』种选育和推广、天然草地的『de』保护、优质牧草的种植「zhi」以及草地放牧的承载『zai』强度的科学研究。紧靠示范基地『di』旁边『bian』,是西藏牧工贸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牛羊奶产品的「de」企『qi』业,年产酸奶『nai』2000多吨,这种『zhong』酸『suan』奶外表看起来有点像内地的豆腐,又有点像国外的奶『nai』酪,如果「guo」加上『shang』一点白糖,吃起来香甜可口。这两家单位,就像「xiang」两个「ge」龙头『tou』,一个为牧民培育输送良种牛羊并指导他们科学放牧『mu』,一个将牧民的『de』牛羊「yang」鲜「xian」奶收购「gou」上来进「jin」行加「jia」工,这样既延长了产业链,又充分利用和保护了草原,还从上『shang』下两头解除了牧民的「de」后「hou」顾之忧,为草原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大『da』道。
在回到那曲城里的时候「hou」,已是下午4点,然而由于时差关系,太阳还刚刚「gang」偏西不久。虽然阳光有些火辣,但街『jie』上依然人「ren」来人往。人们或戴着藏式毡帽,或戴着各式太阳帽,其中不少人还戴着墨镜,在街边尽情地逛着。特「te」别『bie』是『shi』在『zai』一些『xie』摆满当地草原特色产品或佛教饰品的小店和小摊前『qian』就更为「wei」热闹,许多人都在精心地挑选和购「gou」买『mai』自己喜『xi』爱的商品,也有「you」一些年轻人在装修华丽的饮食店里「li」悠『you』闲地喝着咖啡和酥油茶。看得出这些人绝「jue」大多数都是外地『di』来的。地区的同志告诉我『wo』们,自从通『tong』了铁路那『na』曲被确定为西藏开放「fang」旅游区以后,来这里旅游观光的人与日俱增,尤其在一年『nian』一度的赛马节期「qi」间,每天的游客有近万人。旅游这门“无烟工业”正在成为那曲发展『zhan』最快、最『zui』具潜力的新型产业。望『wang』着这一派繁荣兴旺的图景,大家又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这次那曲之行的感受。谈着谈着「zhuo」,大家『jia』的心「xin」里忽然一亮:谁说那曲没『mei』有一棵树?我们今天所看「kan」到的,难道不就是在那曲这块大地上一棵棵蓬勃生长『chang』的树么?而且这是一棵棵可持续发『fa』展的树。只要不「bu」断地科学浇水『shui』和『he』施肥,这些树最终会汇成为一片郁郁「yu」葱葱的大森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