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章/正文

我一线城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什么不给?

 2022年11月22日  阅读 54  评论 0

摘要:金钱教育,不是给钱,而是给教育。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一名大一女生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块的生活费,遭到拒绝后,她感到相当委屈吐槽父母给的生活费太少,遭到全网热议。全文如下:“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线城市上学,但是我觉得我妈给的生活费太少了。高中的时候,她特别大方,给我补课什么的补习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给我交了。现在大学了一个月就给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金钱教育,不「bu」是给钱,而是给教育。

在微「wei」博上看到一个帖子。一名大一女生希望母亲给『gei』自『zi』己每月4500块的生「sheng」活费,遭到「dao」拒『ju』绝后,她感「gan」到相当委屈吐槽父母给的生活费太少,遭到「dao」全网热议。全文如下:

“本人女,大「da」一,目前「qian」在某新一线城市上学,但是我觉得我妈给『gei』的生活「huo」费太少了。

高中的时候,她特别大『da』方,给我补课什么的补习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给「gei」我交了。现『xian』在大学了一个月就给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kong」了要去吃食堂。

我学『xue』费「fei」大概一年3万加上住宿费,我想每个月让妈「ma」妈给『gei』我4500,她拒绝了还给我发脾气,认为我根本花不了这么多『duo』。

可『ke』是,女孩本来就花钱多啊,护肤品什么的,还『huan』有『you』买新「xin」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bu」了这么「me」多了『liao』,再说高「gao」中肯给「gei」我「wo」好几千『qian』补课,怎么大学就不给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wo』感觉『jue』她们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du」是好的,为什么妈妈偏偏不给我呢『ne』?

大家大学时期「qi」的生活费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够花的『de』……”

我一线城市『shi』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gou』,凭什『shi』么不给? - NO.1

首先,我认为『wei』,这『zhe』个「ge」吐槽,应该是老段子了。

因为,从姑娘“月底空了『liao』就要「yao」去吃「chi」食堂”能看「kan」出来「lai」——2019级大一『yi』开学新生,都『du』还没上够一个月。

但是「shi」,这个吐槽之所以在网「wang」上引发『fa』这么大热议,甚至『zhi』留『liu』言区里一水儿对『dui』吐槽姑娘的嘲讽和攻击:

“你「ni」大学毕『bi』业一个月能挣4500吗?”

“垃圾,怎『zen』么不勤工俭学吗?”

“委屈你大『da』爷「ye」!”

我一线城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什么不给? - NO.2

为什么大家对姑娘的吐槽,这么反感?

下面这个数据,或许能『neng』解释这个问题。

恰恰就在姑娘的吐「tu」槽遭到全网攻击的同时『shi』,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被推上热搜。

报告显「xian」示,截至2019年6月,中「zhong」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yi』,但超过7成「cheng」的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

我「wo」一线城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fei」才够,凭什么不「bu」给? - NO.3

在工资不到5000的大部「bu」分网『wang』民看来,一个大学生每个月索要4500元的生活「huo」费,真是太高了,2000元就不少了。

但『dan』,多与少,不过相对而言「yan」。

如果,这个姑娘『niang』家境优渥,父母都是年『nian』薪百万乃至千万的『de』白领金领,她一小就穿金戴银,如今到一线城市读书,所在地物价极高,所学『xue』专业耗费又大,这每『mei』月4500元的生活费,真不算「suan」个啥事『shi』儿「er」。

但如『ru』果,这个姑娘家庭一『yi』般,甚至算是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一个月累死累活还挣『zheng』不到5000元,她上大『da』学后,要在学校『xiao』外下馆子,要每个月买护肤品,买花衣裳,要每『mei』个月4500元「yuan」的生活费,这的确就招人骂了。

所以,大『da』一女生索要4500元生活费,到底是高还是低,这个事件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必道德绑架,大部分旁观『guan』者的『de』评论,折射的都是自己的『de』财「cai」务状况和生活水准。

我之所以把这个『ge』姑娘的吐槽单独拎「lin」出来写篇文,是「shi」她吐槽中「zhong」有这「zhe」么两句话,让我很不舒「shu」服『fu』。

第一「yi」句是:

“高中时肯给我好几千补课,大『da』学时怎么就「jiu」不「bu」给我了呢?”

第二句是:

同宿舍的「de」(室友),我感觉她们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这两句话,第一句透『tou』露出了“你有钱,你该给我”的理所当『dang』然,第二句透露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攀比『bi』虚荣。

我觉得,这两种心理「li」,才是这个事件表象之下最致「zhi」命「ming」的问题:

为人父母,我们有没有和「he」孩子好好『hao』谈过钱?我们「men」的孩子,到底有着怎样的金钱观?

02

富与「yu」贫

小时候,你不和孩『hai』子好好谈谈『tan』钱。长大后,孩子可能要了你的「de」命。

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

今年6月1日,76岁的日本前农林水『shui』产省事务次官「guan」熊泽英昭,将自己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杀死在家中后,主动向警方自『zi』首。

我一线城市大学生,每「mei」月要「yao」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什么不给? - NO.4

据熊泽英昭「zhao」供述,杀人「ren」的动机,是儿「er」子好吃懒惰,挥霍无度,且有暴力倾向,为『wei』不再给周围人添麻烦,作为父「fu」亲,他将其「qi」除掉,以免后患。

高官残忍弑子的背后,是亲子长年累月的战争。

案件曝光后『hou』,熊泽英一郎社交账号被曝光,也将隐藏在这个家「jia」庭的深层问题,推到水面:

44岁的熊泽英一郎,常年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整日沉『chen』迷于网络游『you』戏,一『yi』个月信用卡『ka』开销就超过32万日元(折合「he」人民「min」币「bi」2万元),还炫耀自己花的钱“比很多父母拼命赚的钱还多”。

这位挥霍无度却一事『shi』无成的中年男人,在『zai』和父母发生争「zheng」执「zhi」时,不仅指责父『fu』母“你们既然把我生下来,就应该负责到我死前最后一秒”,而且几次发布“如果「guo」有杀人许可证,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愚蠢的母亲”这样的言论。

我一线『xian』城市大学生,每「mei」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ping」什么不给? - NO.5

最终,这个『ge』啃老无度的巨婴,惨死在亲生父亲刀下,以父子两代俱伤的悲剧,昭示人间:

哪怕你身为「wei」高『gao』官,哪怕你家财万贯,你也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和他好好谈谈钱。

玻璃大王「wang」、中国首善『shan』曹德旺先生,从1993年至今,累积捐款「kuan」80多亿。

有人问他,为「wei」什么不多给子孙们留点『dian』钱时,曹先生说「shuo」了这样一番话『hua』:

“千万别想『xiang』把钱留给子孙,子孙「sun」们要自己去挣「zheng」得自己的荣『rong』耀和财富。

如果你连这点信心都没有,你家业再大,也不算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你还为子孙担心什么『me』?

我相信我曹德『de』旺的孩子,将来肯定比『bi』我更有钱「qian」。”

比财『cai』富更『geng』重要的,是你以怎样『yang』身『shen』体「ti」力行的教育,传给孩子一个值得『de』信赖的金钱观。

我一线城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yuan」生活费才够,凭什么『me』不给『gei』? - NO.6

不仅仅是曹先生,那『na』些在全球「qiu」拥有巨大财富量的大佬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金钱观的培养。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因嫌电『dian』话费太「tai」贵,而给孩「hai」子们写便条写信,教导孩子们每一分钱都该用「yong」在需要的地方;IBM前董『dong』事长托马斯约翰沃森,要求儿子从上初中起,就做好每周零「ling」钱的支出计划「hua」,那小子最「zui」后成「cheng」了IBM出色「se」的继承「cheng」人;

洛克菲勒对5个子女的零花钱极其「qi」吝啬,谁想得到这笔钱,谁就要做家务获得,还要老实交代每笔钱的用「yong」途;而承诺捐出大部分『fen』遗产「chan」的『de』比尔盖茨,更是「shi」用父亲教育他的话,明确教育孩子们:

“不『bu』是我们很有钱,而是我很有钱,你拥有的是我对『dui』你的爱『ai』,你的钱要自「zi」己去挣”……

当大佬『lao』们,都用正确「que」到近乎苛责的方式「shi」,告诉「su」孩子们如何看待金钱和血脉时,我们普通人,甚至包括一些穷人,又『you』是怎么教育孩子「zi」的呢?

当深圳10岁「sui」的女童,把父母辛苦攒下「xia」的200万买房钱,全部打赏给喜欢的男主播;当「dang」渭南32岁的儿「er」子,为了骗『pian』保发横财在父母碗里下了『liao』毒,一次毒『du』不成,再毒两次,直至把父母毒死;

我一线城『cheng』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ping」什么不给? - NO.7

当上海48岁的海归儿子,7年不出去工『gong』作,却「que」问患有尿毒症的80多岁母亲要生活费;当我们校园里『li』越来『lai』越多的孩子,因为一部『bu』手机、一个包包、一次整容,身陷网贷「dai」陷阱,欠下巨额债务,选『xuan』择纵身一跳……

我一线城市大学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ping』什「shi」么不给? - NO.8

我们,身「shen」为父母的『de』我们「men」,是否意识到这『zhe』样一个问题:

关于金钱,我们和孩子谈得太少了。

我们的孩子,根「gen」本不知道钱从何处来「lai」,到底『di』怎么用,如何才算真正『zheng』地拥有财富,也压『ya』根儿不清楚,父母、我和金钱,到底有着『zhuo』怎样的关系。

很多父母甚至觉得,谈钱是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对血脉「mai」亲情『qing』的亵渎,会让孩子低看自己。

所以,有的父「fu」母为了维『wei』护自己的脸面和尊严,甚至『zhi』为了给孩子一个“咱家不缺钱”的假象,宁肯打肿脸也『ye』要充胖子,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yao」孩「hai」子穿金戴银,宁肯自己人后凄凉也要『yao』让孩子人前辉煌。

我们都忽略了『liao』这样一个真相:

金钱教育,不在于给孩子多少钱,而在于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03

钱和教

有个穷孩子问父母:

“爸爸妈妈,我们家是不是特别穷?

为什么别「bie」人家孩子,都住「zhu」别墅,穿名牌,吃西餐,出国旅游,我要和你们住在这租来的房子里,喝着白米粥,穿着地摊儿货,整个「ge」暑假『jia』只能在家哄弟弟妹妹?”

要是「shi」你,会怎么回答?

你是气愤『fen』地把孩子拉过来打一顿,骂他:“你这个「ge」没良心的兔崽子,老子小时候比你苦多了,吃糠咽菜,下地干活,也没有像你这样「yang」好吃懒做……”

还是一脸苦「ku」涩地说:“是的,我们是穷人,人家是富人,我们这些穷人『ren』怎么能和人『ren』家富人比呢。”

抑或,你坦「tan」诚『cheng』地对孩子说:

“每个人家境不同,穷富『fu』有别,这是『shi』没有办法的事情。尽管我们现在穷,但爸爸妈妈都在努「nu」力「li」工作,你也要『yao』好「hao」好学习啊,我们「men」一家人一起想办「ban」法,总有一天会过上想过的生活。”

你的回答里,藏着孩子的金钱观。

我一线「xian」城市大学「xue」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费才够,凭什么不给? - NO.9

不『bu』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如实地告诉我们的孩子『zi』:

①金钱不是天上掉的,而是双手『shou』挣的「de」。

好「hao」财富,来『lai』自踏实的劳动。

孩子小时候花的钱,来自父母的劳动,父母心甘情愿,但不代表这钱来得容『rong』易。孩子『zi』长大后要花钱,要『yao』靠自己『ji』的劳动「dong」去挣「zheng」。

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②渴望更多钱没有错,错的是心术不正。

不『bu』要『yao』压抑自「zi」己对金钱『qian』的渴望『wang』,这是『shi』一个正常人本能的向往。挣更多钱,给在乎「hu」的人更好「hao」的生活,让家人花钱时不作难,这是我们『men』努『nu』力工作的原动力。

但这一切,都「du」以不违法、不害人『ren』为前提。

③你的野心,要配得上你『ni』的『de』能力。

住大房子,开好车,穿名牌,用「yong」奢侈品,这不算炫富,只要你有这个实力。

怕就「jiu」怕,你用父母的血「xue」汗钱过精致生活,还嫌父母给得不够多,不够快。

又或者,你为了营造自己是「shi」公主或「huo」王子的虚假门面,最终「zhong」陷「xian」入债务危机,毁掉余生经年。

能力配「pei」不上野心时,就要闷头赶路,努力学习,锤炼本领,好好挣「zheng」钱。

④钱很重「zhong」要,但没有你的命重要。

任『ren』何以性『xing』命为代价『jia』的钱『qian』,都不要去碰。如果有人因钱的问题「ti」,威胁你的「de」性命,请务『wu』必告诉父母,一起想办法。

爱你的人,配得上『shang』你的求助「zhu」和信赖。因为,他们愿你好好活着。

⑤高财商的人,都需要点狠心。

不管是父母「mu」和孩子之间,还是爱人和朋友之间,抑或是兄弟姊妹之间,都『du』务必牢记一个原则:

决「jue」不给吸血虫当宿主。

很『hen』多家族最后沉沦,很多婚姻最后『hou』成『cheng』殇,很多朋友最后反目,都是因为,好人没有胆『dan』量和坏人果断切割,最后一同溺亡。

04

问和答

最后,回到「dao」开头的那个「ge」话题上来:

“我,一个大一女生,每个月向父母要4500元的生活费,为什么全国人『ren』民都骂我『wo』?”

答案是:

如果「guo」你妈愿意给你4500元的生活费『fei』,没有人有资『zi』格说什么。

如果你妈不愿给你4500元的生活费,那是她觉得2000块钱『qian』对你很适『shi』合。

如果你『ni』妈没有能力给4500元的生活费,已经18岁『sui』的你还有『you』什么好抱怨的「de」?!

是『shi』的。

如果『guo』每个家长和孩子,能从『cong』这4500元的生活费里,明白了点什么,那么这场争论就很值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qitawenzhang/169.html

标签: 社会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