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之美/正文

散文:人间好时节

 2023年06月07日  阅读 40  评论 0

摘要:中秋,时值三秋半,故名中秋。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中秋在杜甫心中,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游子思乡。在苏轼心中,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思遥寄;在贾雨村心中,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抱负不凡;在张九龄心中,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不尽思念。在书扉间闻到的是浓浓的桂花香,收集满树的桂花,只为一尝中秋的味道;而在我的记忆中,是父母对儿女健...

散文:人间好时节 - NO.1

中秋,时值三秋『qiu』半,故名中秋。赏月、拜月『yue』、吃月饼、饮桂花酒……阖家团圆,其乐「le」融融。中秋在杜甫心中,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ming」”的游『you』子思乡。

在苏轼心中,是「shi」“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思遥寄;在贾雨村心中,是“天上一轮才『cai』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抱『bao』负不凡;在张九龄心中,是“海上生「sheng」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不尽「jin」思念。

在书扉间闻到「dao」的是浓浓的『de』桂「gui」花香,收集满树的『de』桂花,只为一尝中秋的味『wei』道;而「er」在我的记「ji」忆中,是父母对儿女『nv』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对阖家团圆「yuan」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yuan』。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隆『long』重而独特的:母亲会早早备好新鲜水果,有柚子、杨桃、橘子、苹果、葡『pu』萄等,是水果『guo』盛宴。还有月饼、茶叶、书本等“拜月娘”。

我们准备完毕,便在阳「yang」台或门前设桌『zhuo』子,摆「bai」供「gong」品,等待「dai」着神圣一刻的到来「lai」。小时候贪玩,动「dong」手能力强,提『ti』着做好的橘子灯走街串巷呼朋唤友,大有金榜题名跨马游「you」街之势,好不热『re』闹。

寂寂的夜里,放「fang」些鞭炮,稀稀松「song」松『song』的鞭炮『pao』声忽远忽近「jin」,点点星火点燃节日的气息,像极了小过年。

八九点钟,开启“拜月娘”仪『yi』式,母亲带着我们恭恭敬敬「jing」给“月娘”磕头,心中需虔「」诚默念:月娘保佑合家平安,万事如意。长辈身体健『jian』康,平辈工作顺利,孩子『zi』快高长大「da」,学业进「jin」步……

那一声声“月娘”,是对远古神仙的无限敬意,带『dai』着洪荒时代的笃定信仰,亦带着亲切「qie」感,如「ru」血脉相连。桌子上摆着各科书「shu」本「ben」,求“月娘”保佑学业进步。

而菩萨亦会低眉不见众生,许是众生太苦,许「xu」是无能为力,故不忍直视众『zhong』生。芸芸众生将自身的烦恼通「tong」过跪拜『bai』诵念,传送「song」给神仙「xian」菩萨,请求他们解答「da」。

红尘烦恼万千,剪不断、理还乱。也只「zhi」能靠个人修行,求得圆『yuan』满。从传统习俗中可看出,求神拜佛,带着儒家礼义,对大自然「ran」的尊「zun」奉之「zhi」道、敬畏之心。还有个人信仰的皈依,乐天知命,达到『dao』内心的平静的一种『zhong』途『tu』径『jing』。

拜月后,便是「shi」赏月,清风徐来『lai』,桂『gui』花飘香,一「yi」家人围着喝茶吃月饼,聊着嫦『』娥后羿的『de』凄美爱情故事。

母亲让我们细细观察,明月之中,有「you」嫦「」娥「e」抱着玉兔婆娑起舞,透过轻纱可见吴刚伐桂树的身影,葡萄树下,静听嫦娥「e」的「de」窃窃私语。

而母亲不知『zhi』从何而知,跟我们讲起,因祝英台生日为八月十五,命太硬,故感情十分坎坷「ke」。坊『fang』间有“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一『yi』说,听完一「yi」笑置之,心想此应算无稽之谈。

长大后,知道月「yue」球「qiu」上并没有『you』住着嫦娥姐「jie」姐,亦不存在广寒宫等苦寒萧瑟之地的传说,而当真去查了,祝英台的生日『ri』正是中秋节。科「ke」学击败了神秘,但也少了几分「fen」美好憧憬。

八月亦称“桂月「yue」”,概因其桂花十里飘香,沁人「ren」心脾。桂树带着书香气,款款而来,是谦谦君子,“蟾宫折桂”始终『zhong』是读书人美好的寄寓。

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ye」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示『shi』崇敬。英国更延伸『shen』出“桂冠诗人”的称号。

“若无闲事挂心头「tou」,便是人「ren」间好时节『jie』”,八『ba』月是好时节,秋风朗朗,心境清明。饮茶、赏月、听潮『chao』剧,是『shi』年少在家的『de』闲适生活。

耳熟能详的有《荔镜记》、《红鬃烈马》、《琵琶记》等,小时候陪母亲去看潮剧,大戏台上,小生扮相俊俏,小姐娇柔貌美,真是天生一对。老生的稳重儒雅、花脸『lian』的「de」粗狂豪放、婢女的乖巧机灵都体现在脸上、动作上,真是贴切。唱念做打间,出将入相。

小小戏台,将悲欢『huan』离合演绎淋漓。父母等看『kan』戏人『ren』被剧情『qing』吸引,感慨万分,愤懑着『zhuo』皇帝的昏庸无能,悲悯着才「cai」子佳人的坎『kan』坷经历,称赞『zan』着将帅的仁义智勇「yong」……

而我只觉「jue」脚酸,那俗套的爱情『qing』故事何以能令人刻骨铭心『xin』、念念不忘。渐渐长大,再去看潮「chao」剧,却『que』被「bei」剧本和音乐所『suo』感动。

“潮剧所演传奇,皆『jie』习南音而操土『tu』风”,那剧本写得『de』可真好,将民间传说与「yu」地方『fang』实事编撰,故事性与音律感完美结合,方便传唱。剧目文词典雅、乐曲古朴,戏文雅俗共赏,富有地方色彩。

实在是一民间『jian』瑰宝,不由得让人心『xin』悦诚『cheng』服。乡间『jian』有野气,是天地洪荒遗留下来的叹息,尚未被完全教化。屋外「wai」田间,蛙声一片。芭蕉绿滴「di」,田『tian』埂低低,风肆无忌惮地穿梭其间『jian』,来去无踪,这份天『tian』地大「da」美,是大自然的。

乡野的节奏慢,入夜,家家户户门扉禁闭,没「mei」有灯火通明,没有纸『zhi』醉『zui』金迷『mi』。远近犬吠声不断,那份寂寥,在月明星稀之际慢慢品尝。一呼「hu」一吸,与天地万物共存。一心一念,在『zai』尘埃落定时明心见性。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sanwenzhimei/5254.html

标签: 文化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