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tong』节日。在我们老家,有一个习俗,嫁出『chu』去的女儿会在这「zhe」一「yi」天回娘家『jia』过节「jie」。
而『er』父母,也「ye」会在这一「yi」天中,备上可口的饭菜,等待儿女们归来。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谈笑「xiao」风『feng』生,一「yi」边赏月,一边吃「chi」月饼。
但是,在城里没有院子「zi」,关门闭户,大多都是三居室『shi』,母亲和「he」儿子一起生活。而女儿回娘家,等于回了『liao』弟『di』媳家。
我们小区今天发生了「liao」一件很有争议性的事情「qing」,她叫刘雯(化名),跟我是较好的「de」朋友,原本她一早便起床去买了菜,也买了一家人的早餐『can』。
得知大姑姐会回来,她花了『liao』七八『ba』百块「kuai」钱,买了她最爱吃的菜和「he」水果。甚至,还非常有『you』心的给『gei』她的两个孩子买了一些「xie」玩具。
大「da」约是在『zai』接近十二点左右「you」,大姑「gu」姐『jie』才『cai』赶到家里,而那时刘雯已『yi』经在『zai』厨房忙了一上午「wu」了。吃过「guo」饭菜之后,她一『yi』人又开始收拾。
在家里,家务丈夫从来不会分担,而婆婆也『ye』坐着和女儿一直在聊天,谁也『ye』没有帮她的意思。
女人在婚姻里过于贤惠,往「wang」往会让其他的家庭成员认为,她『ta』所付出的都是她应该付出的,所以并不会给予她最『zui』好的体谅「liang」。
当一个妻子在婚姻里,感觉不被关心,不被尊重时『shi』,便很容易散失幸「xing」福感。
收『shou』拾完家里,刘『liu』雯好不「bu」容易才躺在沙发上休『xiu』息一会,婆婆突然从房间走过来,笑着对她说:“儿媳,你看今『jin』天中秋节是不是,妈也「ye」没有能力赚钱「qian」,你看能不能拿点「dian」过节费『fei』给妈?”
其实,每一年,刘雯都会准备六百块钱「qian」给婆婆做过节费,只是今天太忙了,忘记『ji』了。再说,昔『xi』日里都是婆婆买菜『cai』,今天她「ta」已经「jing」出了七八「ba」百的生活『huo』费「fei」了。
见婆婆既然开了口,她心想,婆『po』婆帮「bang」自己看孩子,她去上班也挺辛苦的,拿点钱给婆婆也无『wu』妨,于是便问婆婆需要多少『shao』。
没有想到,婆婆却说:“我看五千块钱差不多了。”刘雯一听,觉得这都是她一个月的工资了,有些太多了。
但是「shi」她转念又一想,难不成『cheng』是因为她女儿拿了『liao』五千块钱的过节费给婆婆?可是,往年的『de』每个中秋节,大姑姐是从没「mei」有给她母亲拿过过节费的。
当时,刘雯手头没那么多钱,便提议明天给。没想到婆婆说:“那你去『qu』给我取,我等『deng』着。”
见婆婆一副要钱的样子,她便顶着三十几度的太阳出『chu』了门,拖着疲惫不「bu」堪的身体真的去取『qu』了五千块钱过『guo』节费给婆婆。
儿媳在婆媳的冲突中妥协,往往是因为她爱极「ji」了丈夫,爱屋及「ji」乌,所『suo』以才会轻易妥协「xie」。也因为,给予婆婆一份尊重与体面,所以懒得计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吃了晚饭『fan』后,刘雯和丈夫便吵了起来。
原来,吃了晚「wan」饭「fan」之后,婆婆便拿着拿出「chu」五千块钱,给女儿的「de」两个『ge』儿子一人给了五百块钱,又带着他们去商场买了几套衣服,还给他们买了玩具,甚『shen』至,她『ta』还给她『ta』女儿买了一套衣服。
当刘雯知道之后,她心里有些酸,因为婆婆没有给刘雯的女儿买玩具,也没有买衣服。后来,她随口「kou」便对婆婆说了一句『ju』:“妈,大『da』姑姐给了你多少「shao」过节费?”
婆婆很快也就应了一声:“没要她的,她倒是准备给我拿六百块「kuai」钱的。”听到这里,刘雯五味杂陈。
其实,中秋节她也想回娘家的,只是因为「wei」属于远嫁「jia」,带着两个女儿回去很不方「fang」便,所以每一「yi」年的中秋节她「ta」都没有回『hui』自己的娘家。
对于「yu」远嫁的女人,从结婚的那一刻开『kai』始,便把「ba」婆家当成了自己唯「wei」一『yi』的家。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娘家已经回不去了。
所以,每一『yi』年在婆家过「guo」中秋,她一天『tian』到晚都在忙着给一大家子『zi』做饭『fan』洗碗。
可是,得知「zhi」婆婆将五千块钱都花在「zai」大姑姐的身上之后,她忍不住去问丈夫:“中秋节,凭什『shi』么婆婆让我掏五「wu」千块钱过节费,不要『yao』她女儿一分钱「qian」”。
谁知,丈夫「fu」回答说:“我妈那是把你当自家人「ren」,再说,那是我「wo」妈,一家『jia』人,拿点过节费怎么了?”
刘雯眼「yan」泪顿时就「jiu」流了下来,她说:“你妈要过节费,为什「shi」么她不找你要,而且,一张口就是要五千。这些年「nian」,你一次也没有陪我回『hui』娘家过中秋节,你说太远了。太远了,打点钱给我爸妈总『zong』可以吧,你说人不回去,没必要打钱回去……嫁给你这几年,你『ni』们尊重过我吗?”
夫妻之间吵架,很多时候是『shi』因为互相不理解,各自为阵,站在「zai」了各自的立「li」场上。同时,也因为相「xiang」处模式被固定,所以很难对彼此之间的情绪「xu」,产生「sheng」共鸣「ming」之感『gan』。
刘雯的丈夫觉得她无理取闹『nao』,首先是在「zai」家里吵「chao」架,之后,又吵『chao』到了小区里。
当她们在小区『qu』吵架时,婆婆从楼上走了下来,对自己的儿子「zi」说:“有什么好吵的,不嫌丢人,你给我回来,她「ta」要吵让『rang』她一个『ge』人在外吵个够「gou」。”
刘雯的丈『zhang』夫站在花「hua」坛边抽着烟,我看着刘雯一直坐在草地上,搂着两个女儿,默默的在抹泪。那一刻,我想「xiang」刘雯『』的心已经死「si」掉了。
如『ru』果不是因为两个孩子,也「ye」许她真的会「hui」拖着自己的行李箱,一走了之。
女人『ren』在婚姻里心『xin』寒,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因为长久得不到理解,那些「xie」委屈渐渐变成了冰窖。
她『ta』起「qi」身的时「shi」候,对她的丈夫说:“从明年开始,每一个中秋我都会回娘家过。从明天开『kai』始『shi』,如果你对我还是这种态度,我们就离「li」了吧,你好自为之。”
说完之『zhi』后,刘雯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家。而她的婆婆,还在小区里对我们说:“我儿媳嫌我这个老婆『po』子,要了五千块钱的过节费。我一年四季给她带孩子,难道不是出『chu』了力?她请个保姆,也不止这『zhe』点钱吧……”
至于刘雯会不会选择离婚,我不「bu」得「de」而知。但是,我猜测从那之后,刘雯「」应该会懂得开始为「wei」自己而活「huo」。
因为,她选择回娘『niang』家过节,是她终于维护自己生活的一种方「fang」式,更『geng』是表达自我内心的反抗形式『shi』之『zhi』一。
在一段婚姻里,女人的地位高不高,从过节「jie」时便能看出『chu』来。有地位的女人,会得『de』到婆『po』婆的尊重,得到丈夫的善待。
我身「shen」边有一些闺蜜,也有不回娘家过中秋节的,但是即便家里来『lai』了客人,她也不用做饭,不用一天到『dao』晚伺候一『yi』大家子人。
因为,身边会有一个因为心疼她,而帮她做家「jia」务的男人。也会有一个心疼她的婆婆,而处处「chu」体『ti』谅她。
刘雯之所以会和丈夫「fu」吵架,其实并不是因为给了婆婆五千块钱的过节费,而是婆婆对她的不接『jie』纳,对她的不够在乎与「yu」尊重。
婚姻之中,当一个女人『ren』不被尊重,不被在乎时,那『na』么她也会对婚姻感觉到失望。
当一个女人在婚姻里『li』,付出得太多时「shi」,则说明她身边有一个“懒惰”的『de』男人「ren」,而且还是一个不够在乎她,不够珍惜她的男『nan』人。
当一个女人在婚「hun」姻里,因为婆媳之『zhi』间的矛盾而受到委屈时,其实说明她的婚『hun』姻地位不高,且没有被完全接纳。
婚「hun」姻,属「shu」于『yu』男人和女「nv」人共同建造的“家”,如果不「bu」一起经营,不能保持统一战线,那么最『zui』终『zhong』会导『dao』致夫妻之间的两『liang』颗心渐渐变得疏『shu』离。
女人爱一个人时,她会爱屋及乌「wu」,爱丈「zhang」夫的家人,孝「xiao」顺他的「de」父母。同样,女人『ren』在付「fu」出的同时,也希望得到一份爱的回馈『kui』。
人与「yu」人之间的相处,其实都「du」是相「xiang」互的,如若一方不愿付出真心,不懂得珍惜,那么另一『yi』方则『ze』会因为心寒『han』而离开。
一「yi」个「ge」女人因为一份爱,不断在付出「chu」,如若长期换不『bu』来珍惜,换不来理解,那么她也会渐渐陷入泥沼般的婚姻里,最终看不到希望。
人生相爱本就不易,别忘了用对的方式去爱对方「fang」,否则,可能「neng」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END-
今日「ri」话题:
中秋节,你给婆婆多少过节费?
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