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图/千图网
1
近日,某位久不联系的学「xue」长找到我。他说,看你写了那么多关『guan』于婚姻的文「wen」章,可不可以帮我分析一下?
我当然『ran』说好。
于是,他讲起了自己『ji』的痛苦。
学长姓乔,长相一般、家境小康,但个人能力挺强,毕业「ye」后进「jin」入某实力雄厚的国企单位,这些年打拼下来『lai』,已在家乡的省会城市扎根,还「huan」娶「qu」了个比自己小6岁的娇妻「qi」。
真的是个小“娇”妻。
她在一家私企做『zuo』前台,月薪3k出头,发家致富的梦想全部『bu』寄托给丈夫,开头闭口都在说,“我是个女孩儿『er』,女孩『hai』不必那么拼!”
对此,丈夫并无多大异议。
他了解『jie』自己的妻子,知道她没『mei』有事业『ye』上的野心,从不指望她赚钱「qian」养家。那份工作「zuo」也带着些“玩票”的性质,权当自己买花戴了。
可妻子不做家务。
是从来不做,不管洗衣做饭,还是庭除洒扫。
头一年,她总『zong』是撒着「zhuo」娇嗔怒:“做家务就变成黄脸婆了『liao』,那「na」样就不「bu」漂亮了。”
彼时新『xin』婚燕尔,他『ta』倒很吃这一套,所以也「ye」心甘『gan』情愿地包揽家务,哪怕「pa」是从繁『fan』重的工作「zuo」中抽出空来。
到了第二『er』年「nian」,男方升职「zhi」,被提拔为一个不大不小「xiao」的干部,工作量「liang」猛增,常常加班晚归疲累不堪。他便和妻子商量,希望她能把家事担起一半来,起码能让夜归的他有碗热乎饭吃。
妻子哼一声,提出请保姆。
他左右为难:“以咱们现在的经济条件来看『kan』,请保姆有点吃不消。”
妻子不语,但仍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姿态过日「ri」子,下了班便逛街『jie』看电影,晚饭都在外面解决。至于丈夫,她表示“你随意”。
终于,矛盾在一个出差归来的『de』夜晚「wan」爆发。
2
当「dang」时,这「zhe」位『wei』学长风尘『chen』仆仆饥肠辘辘,开门却见家『jia』中冰锅冷灶,外「wai」卖盒『he』子横七竖八地『di』倒在餐桌上。
“那一刻我真是快气疯了,感觉这「zhe」个家根本不「bu」是温馨港湾。”
夫妻俩大吵一架,娇妻振振有词泪水涟涟:“我嫁给「gei」你,又不是做保姆的『de』!你凭什么要求我干这个干那「na」个「ge」?”
丈夫身心俱疲,甚至萌发了「liao」离婚「hun」的心思。
他问我:爱一『yi』个人,真『zhen』的是让她「ta」十指不沾阳春水,饭来张口衣『yi』来伸手吗?
当然不是。
绝对不是。
说实话,这可能是一个极端案例「li」。因为在大部分中国家庭中,负重「zhong」前行的往『wang』往是妻子。她们被要求兼顾事业与家庭,活得『de』像个“带薪保姆”——钱要挣,家务也照做不误。
也『ye』正因为如「ru」此,年轻女孩们出『chu』现了婚姻恐惧症;嫁了的,也对「dui」干活莫名畏惧,唯恐自己一个不『bu』小『xiao』心,就会沦为免费保姆。
我很理「li」解这种心「xin」情。
因为,中国女性普遍辛苦。这一点毋庸置疑。
男权社会延续几千年,“男主外、女『nv』主内”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可新时代的思『si』想潮「chao」流也『ye』接踵而来。
新旧交替之下「xia」的「de」女人们,不得不一边『bian』卷起袖子上「shang」战场,一边频频回头注视着大后方。”
作为女人,我能感同身受,对负重的『de』妻「qi」子们、妈妈们满「man」怀敬『jing』意『yi』,有时甚至是同情。
但就「jiu」事『shi』论事「shi」,这次我不站『zhan』在学长的娇妻「qi」这「zhe」一方「fang」。我甚至想说:这位学嫂,你有点双标。
近年来,社会上『shang』流行这样一种“女权”,它们提炼取悦女性的观点,其核心能概括为这样一段话:
爱你的男人『ren』,会无条件宠着你、捧着『zhuo』你,他无所不能,时时处处都把你放在首位——甚至「zhi」宠「chong」成女儿。
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爽「shuang」文。它把两性关系中的『de』权利义务「wu」淡化,只拿一个“爱”字打掩『yan』护,能满「man」足女性对婚姻『yin』和男人的全部『bu』幻想。
但很遗憾,这有些矫『jiao』枉过正,从一个「ge」极端走「zou」到了另一个极端。
3
写这篇文章,其实我『wo』有点「dian」忐『』忑。
因为它会触怒相当一部分女性『xing』,甚至引来怒骂,把作者我喷得体无完肤。但我还是要说:亲,你对女权有误解吧?
就好比学长的妻『qi』子,她们『men』念叨着一个「ge」似是而非的概念,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是借此来逃避责任。
所谓女权,讲究的是“平等”二「er」字。
我们『men』争取与男性相同的话语权与决策权,摆脱标签和「he」枷锁,争取得到公平『ping』公正「zheng」的待遇,而不『bu』是被性别限制了人生。
比如下面这些「xie」话。
“女孩子还是别读博『bo』士了,学历太『tai』高会『hui』嫁不出去的「de」!”
“对『dui』不起,我们这次招聘不『bu』要「yao」女『nv』生!”
“孩子没人管,你是妈『ma』妈,你辞职吧『ba』。”
……诸如此「ci」类的歧视与区别对待。
但与之相对应的『de』,是承担同「tong」样的责任。放『fang』在婚姻里「li」时,就是相互支持、共同撑起生活的风风雨雨。
有一部分人,不过是借“女权”之名谋利,将一个「ge」“女”字作为挡箭牌,理直气『qi』壮地拒绝承担。
做饭是不可能的、打扫卫生『sheng』是不可能的、挣钱养家就更不可能了,人家不是都说了吗,“要嫁一个把你宠成女「nv」儿的男人!”
恕我『wo』直言,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啊。
4
看到这里,大概会有人义愤「fen」填膺『』:假如「ru」男人能承受「shou」怀孕生产的痛苦,那我也能怎样怎样……
其实我也理解这种「zhong」想法。
生理机构的不同,注定了女性要承受更多的苦痛,不管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她「ta」们『men』需要被呵护、被照顾,这是天经地义的要求,也是衡量男「nan」人是否「fou」靠谱的最『zui』重要标准。
但「dan」你不能说“因为我需要生孩子,所以你得把我供起来”,以此为筹码,其实不『bu』正是女性价值的自「zi」我矮化?
毒鸡『ji』汤都是骗人『ren』的。
婚姻才「cai」不是绝对「dui」的被纵「zong」容与「yu」被宠爱,它的健康状态,是相互扶持彼此关爱。
他照顾你『ni』,你『ni』也回馈他;这次他「ta」让步,下次你妥协。
就如《致橡树『shu』》中『zhong』所言,“我们分「fen」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shi」妻子该大包大揽任劳任怨,把自己活成电视剧「ju」中那金光闪闪『shan』的圣母「mu」。
丈夫的宠爱『ai』,你大『da』可以理直气壮地享受。享受『shou』他赚来的钱、他做的饭、他收拾「shi」的屋子、他洗的衣服……
但另一方面,你也得明白,你「ni」的丈夫也只是个普通人。
他「ta」并非无坚不摧「cui」,他也会累、会脆弱、会不知所措、会需「xu」要你的照顾与担当「dang」。比如煮一「yi」碗面、说一句好话、给一个拥抱。
反『fan』之亦然「ran」。
男人女人都不易。结婚的目的「de」之一,其实正是同舟共济,寻找能相互扶持的「de」人生伴侣啊。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