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凌晨,朋友小琳突然发来信息,把我吓了一跳。
原来,早在年前,小琳就因为『wei』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和丈夫吵了一架。
好不容易达成一致回了婆家,又因为各种各样的「de」矛盾起了争执,就这几天,夫妻俩已经『jing』闹得不可开交。
小琳说『shuo』,自从『cong』结婚『hun』后,过年就像一场战役,战场就是婆家,而她势「shi」单力薄,只「zhi」有受罪的份。
她『ta』原以为,之前的一切不如意,只是「shi」因为需要『yao』磨合,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听『ting』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算起来,这才是他们婚后的第三个春节,原本恩『en』爱的夫妻,却「que」因为一次过年,有了如此深的隔『ge』阂。
春节,俨然成了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1
过年回谁家,是一个「ge」世纪难题
国内的一家民意调查机构曾经在6个城市中做过调查,结果「guo」发现,因“除夕去谁家过『guo』年”发生『sheng』争吵的夫妻『qi』,达28.4%。
就在前几天,有一对二胎「tai」夫妻,因为同样的问题,吵上「shang」了『liao』新『xin』闻。
妻子预产期「qi」遇上过年,想回娘家『jia』坐月子「zi」,丈『zhang』夫却不同意,坚持要「yao」回老家『jia』,否则“没法招待老家的亲戚”。
在丈夫心中,妻子生孩子这样的大事,竟还比不过“回老家过年”的习俗,令人心寒。
网上有个姑『gu』娘发了一「yi」个帖子,读后挺扎心的。
她叫小西,远嫁6年,只回「hui」过娘家3次,从来没在娘家过一个年。
父母『mu』年纪「ji」大了,越来越觉得孤单。
有几次,她跟婆家人商量,今年能不能回娘家过年,哪怕只「zhi」回两天,陪父母吃几顿饭。
可公婆说:“我们这儿的风俗,就没有结「jie」婚了「liao」回娘家过年的,你回去,我们一家人的面子往哪儿『er』搁?”
丈夫也说:“太远了,别为难爸妈,也让人笑「xiao」话。”
不仅『jin』如此「ci」,每次过年她往娘家寄年货,婆婆总要寻根『gen』究底,生怕她给娘家「jia」的「de」比婆家「jia」多。
她跟丈「zhang」夫抱怨,丈夫却说,岳父岳母退休金那么『me』高,不缺『que』这点东西,别折腾了。
去年年底,小西爸爸生病住院『yuan』,当时离春节只有几天。
小西央求丈夫「fu」一起回娘家过年,可丈夫不肯,坚持要年后『hou』再回去「qu」探「tan」望,为此他们『men』大吵了『liao』一架。
小西心灰意冷,第『di』二天便买了机票,独自飞回娘家。此后,夫妻之间形同陌路。
有人说,婚『hun』姻好不好,过个年就知道。
郭晓冬和程莉莎「sha」,一直被人说是“男「nan」尊女卑”,即使郭晓冬木讷、不懂情调,但程莉莎依然视若珍『zhen』宝。
其实『shi』在郭晓冬心里,程莉莎也无比「bi」重要,只是不善表达,这『zhe』点从『cong』回『hui』娘家这个细节就能看到。
有一「yi」年春节,郭晓冬因为拍戏太忙,没时间陪妻儿,但还是「shi」在『zai』正月初二请「qing」假一天「tian」,赶回丈母「mu」娘家团圆。
对妻子「zi」娘「niang」家的尊重,就是『shi』对「dui」妻子的爱和『he』重视。
在哪儿过年不重要,重要的是懂得疼惜和体谅。
真正「zheng」伤害感情的,其『qi』实不是几次「ci」争吵,而是过年的时候,所暴露出『chu』的『de』那些不尊重、不关心和不理解。
2
在婆家,永远觉得自「zi」己是「shi」外人
最近热映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金智英在婆『po』家「jia」的遭遇,也是『shi』很多媳妇的噩梦。
金智英「ying」和丈夫到婆家「jia」拜年,一下「xia」车就进了「liao」厨房,和婆婆一起准备食物;
丈「zhang」夫心疼她手腕受伤,想要帮着干活,婆婆在「zai」一旁阴阳怪气:“我的儿「er」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第二天天没「mei」亮,金智英就又起来进「jin」厨房帮忙;
大姑子一家回『hui』娘家,婆婆心疼自己的女儿,一直指挥智英给「gei」女儿削水果「guo」、热糕点;
大姑子想要帮忙,却「que」被婆婆制止:“坐着,你又不「bu」是在婆家。”
当一家人『ren』其『qi』乐融融「rong」地围在客厅有说有笑的时候『hou』,婆婆又貌似关心地吩「fen」咐智英:“累了就『jiu』回屋歇息。”
这时,患病的智英突『tu』然把自『zi』己当成了自己的『de』母亲,为“女儿”打抱不平:
“亲家母『mu』过年看到女儿,也觉『jue』得开心吧?我也想见我女儿。”
“既然你女儿来了,也该『gai』让我的女儿走了……”
“连大姑子也伺候了再走,我家智英该多伤心呀。”
“亲家,我也宝贝我女儿……”
这些委屈,也许很早以前,就埋在了智英心里,可她「ta」只有在自己犯病毫不知情「qing」的情况下,才能开口说出来「lai」。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儿媳妇不爱去婆家,尤「you」其过年的时候?
一个高赞回『hui』答说:“一句话,度「du」日如年「nian」。”
这段话『hua』,说出『chu』了很多妻子的心声:在婆家「jia」过年,永远是一群「qun」人的热闹,一个人的孤独。
这个时候,如果丈夫再置身事『shi』外,不懂得她的孤独和无助,甚至『zhi』站「zhan」在她的对立「li」面,那『na』她便彻底成为了一「yi」个孤岛「dao」。
3
多少夫妻,把春节过成了“春劫”
近几年来,有一个奇怪现象『xiang』:春节期间,扎堆离婚的夫『fu』妻越来越多。
人民网曾经「jing」报道,春节前后法院受『shou』理的案件中,“离婚诉讼占了近70%”;
去年民政部发布了一份数『shu』据报告,2018年春节前后『hou』,我国离婚人数超过97万对夫妻,且有逐年增加迹「ji」象。
本是万家欢乐的日子,却「que」生生过成了“春劫”。
个中原因,除了“去哪『na』过年”、婆媳关系引发的矛盾,丈夫“隐形直男癌”的集中爆发,也『ye』是重要因素。
前段时间,一段夫妻『qi』吵架的视「shi」频在网络流传。
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丈夫给「gei」父母买了好几「ji」千元『yuan』的年货。
乍一看,是妻子蛮不讲理,后『hou』来才知道,丈夫『fu』几个月前丢了工作『zuo』,家里经济紧张「zhang」,他给父母买『mai』年「nian」货,并未「wei」与妻子商量。
而『er』更『geng』令妻子生气的是,丈夫其「qi」实是要“充阔”,想让家里人觉得他在大城市过得风光,不差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若英曾演过一部电视剧,叫《新结『jie』婚「hun」时代》,其中「zhong」有一集,讲的是她『ta』和「he」丈夫回「hui」老家过年。
在城市里十指不沾阳春『chun』水的她,一回到婆家,便成了任由长辈使唤的小丫『ya』鬟。
男人「ren」们在饭桌上喝酒聊天,做了一「yi」天家务的她却被告知「zhi」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只因她是「shi」个女人。
她忙得晕头转向发了高烧,婆家人还是把她从『cong』床上叫起来,理直气壮地把她「ta」推到一堆脏碗面前,因为那是儿媳的责任和义务。
而丈夫默认了这种安排,为了彰显他一「yi」家之主的权威地位,甚至「zhi」故「gu」意对妻子『zi』大声地呼来「lai」喝去。
最终,她「ta」强忍泪水把碗刷完,默默收拾东西独自离开,夫妻关系降到了冰「bing」点。
女人婚后的幸福,跟嫁的远近无「wu」关,只跟『gen』男人对你「ni」的『de』好「hao」坏有关。
真正心疼妻子的男「nan」人,从来不会讲究面子。
就像知乎上的一位丈夫说的那样:
“她是嫁给了我,不是嫁进我们家。
她远离了自己「ji」的父『fu』母,来替我孝敬父母,唯一能够疼惜她的,只有我,我如果不对她好「hao」,那她「ta」得多委屈啊「a」。”
4
年「nian」过的好,婚姻才会更好
我的邻「lin」居张姐,和「he」丈夫结婚已经二『er』十「shi」年了,仍然像热恋的情侣一般,整天『tian』牵着手出双入「ru」对,羡「xian」煞旁人『ren』。
有一次聊天,张姐告诉我,她和丈夫「fu」是相亲认识的,认识没多久,就「jiu」赶在那年春节前结婚了。
刚开始她心里也有点忐忑,怕自己“嫁错郎『lang』”,后来过了一个年,她「ta」才确定,自己『ji』找「zhao」对了人。
她说,在婆家过年时「shi」,丈『zhang』夫从来不会让『rang』她「ta」一个『ge』人忙活。她做饭,丈夫就帮忙『mang』洗菜,她刷「shua」碗,他就去烧热水。
在「zai」父母和亲戚朋友面前,丈夫经「jing」常夸奖「jiang」她,从来不允许别人说她不『bu』好。
哪怕是陪她回娘家,丈夫也从「cong」不以客人自居,总是抢『qiang』着帮岳父岳母干活。
婚后多年,即「ji」使生活再难,每每想起这些『xie』,她心里都是甜的。
有人说,婚姻原本是只空盒子,你想从里面取出什么,取多少「shao」,全看你曾经『jing』往里「li」面存了什么,存了『liao』多少。
家不「bu」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
无论是回谁家,谁做家务,这些都不是矛盾「dun」的「de」根源,只是不『bu』够爱。
爱是理解,是「shi」承担,是设身处地,是推己及人。
但愿每一对夫妻,每『mei』一个春节『jie』,都能和和美美『mei』地过年。
年过的好,婚姻才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