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语录/正文

专拆儿子好姻缘的三个坏母亲,却留下三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2023年06月29日  阅读 28  评论 0

摘要:在一片向母亲表达爱的潮水中,我们来唱个反调,聊一下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形象不那么光彩的母亲。今天要说的这几个母亲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专门拆散儿子的好姻缘。一、焦仲卿之母:因不满儿媳逼死儿子的母亲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故事,来自两汉时期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想必许多人都不陌生,中学的课本上大多都学过。现在我们常用一句“自挂东南枝”来玩笑取乐,却不知,这是焦仲卿得知妻子刘兰芝已“举身赴清池。”后做出的不负妻义的...

在一片向母亲表「biao」达爱的潮『chao』水中,我们来唱个「ge」反调,聊一下历史「shi」上或文学作『zuo』品「pin」中形『xing』象不那么光彩『cai』的母『mu』亲。今天要说的这几个母亲有一「yi」个共性,那就是『shi』专『zhuan』门拆散儿子的好姻缘。

专拆儿『er』子好姻缘的三「san」个坏母亲,却留下三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NO.1

一、焦仲卿之母:因『yin』不『bu』满儿媳逼死儿『er』子的母亲

焦仲卿与刘兰『lan』芝的『de』故『gu』事,来自两汉时期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想必许多人都不陌「mo」生「sheng」,中学的『de』课本上大多都学过。

现在我们常用一句「ju」“自挂东『dong』南『nan』枝”来玩笑取乐,却不知,这是焦仲卿得知妻子刘兰芝『zhi』已“举『ju』身赴清池。”后做出『chu』的不负妻义的殉情壮举「ju」。

刘兰芝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子,“十三能「neng」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以说女红针黹琴艺诗书无一不精,但自「zi」从嫁「jia」给焦仲卿之后『hou』,“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她的苦悲,除了因为“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这种「zhong」夫妻聚少离多「duo」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焦仲卿之母。

刘兰『lan』芝是个勤劳的妻子,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一刻『ke』停「ting」歇,尽「jin」到了一个做『zuo』妻子、儿媳的「de」本分,但饶是如此,焦母仍不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chi』。”

性格品行「xing」这么好的妻子,这么能干持家的儿媳「xi」,却因为焦仲卿在外做官「guan」不能兼顾家里,日日被恶婆婆刁难,已经如此「ci」勤劳能干了,且日日侍奉公「gong」婆,但焦母还是各种不『bu』满。

其实「shi」焦母是有「you」意『yi』为之,她早就看上了邻家的秦罗敷,因「yin」而趁儿子不在,想尽办法折磨儿媳,逼她回娘家。刘兰芝最终不看折辱地对丈夫『fu』说“妾不「bu」堪驱使,徒留无所『suo』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qian」归。”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相爱的,知「zhi」道妻子被母亲『qin』故意刁难,就专『zhuan』门回了一「yi」趟家,跟母亲摊牌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shi』尔未为久。女行无「wu」偏斜,何「he」意致不厚「hou」。”

简而言之,就是我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了,但『dan』幸「xing」而娶了这个「ge」媳妇,我们同床共「gong」枕,恩爱非常,早『zao』已生死与共,如今才不过两三年,她又没什「shi」么大「da」错,您为什么这样对她呢?

我们知道,在过去,两人结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在家中,不「bu」遵父『fu』母之训是为不孝「xiao」,焦仲卿敢为妻子与母「mu」亲理论,可见他对妻子的疼爱,对「dui」母亲隐隐的不满。

但终究还是母亲说了算,她对儿「er」媳的处置是“便『bian』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焦仲卿无奈,将此告诉「su」妻子『zi』,并发誓“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刘「liu」兰芝无『wu』奈之下回了娘家,在过去,出嫁「jia」女子归省多是娘家派人来接,不然不得随意归宁。自作主张回娘家,多半是被夫家遣『qian』归,也就是休弃。

过去的女子,毫无地位可言,有“三从四「si」德”的约束,所谓「wei」“三从”即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cong」子。刘「liu」兰芝被遣回娘家,父亲应已逝,长『chang』兄如父,她的婚姻自然是哥「ge」哥说了算。

刘兰芝无奈之下「xia」被哥哥答应了婚事,但「dan」她早已抱了必死之心,只为了不负焦仲卿之情意。

这「zhe」个『ge』焦母也真是够了,拆散了儿子的好姻『yin』缘不说『shuo』,在儿子焦仲卿临『lin』死『si』前跟她『ta』说“儿今『jin』日冥冥,令母「mu」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yuan』鬼神!”时,她还『huan』执『zhi』迷不悟“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ge」。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xian』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qiu』,便复在旦「dan」夕。”

最终刘兰「lan」芝遵守了“黄泉下『xia』相见,勿违今日言”的誓言,出『chu』嫁前先一步“举身赴清『qing』池”,焦仲卿得知后也『ye』“自挂东南枝”。

在『zai』逼死儿子儿媳之后「hou」,焦母应该是后悔了,因此最终“两家求合葬”,但再后悔「hui」也无用了。这么一个看似「si」为儿子打算,却丝毫不顾儿子感受,破坏了儿子「zi」婚姻的母亲,不仅古代,即便今天,依然大有人在。

她「ta」背着儿子折磨儿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xian」迟。”当着儿子面数落儿媳的不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you」。吾意久「jiu」怀忿,汝岂得自由!”

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并无矛盾,后来的误解,乃至分道「dao」扬镳,作母亲(婆婆)的却在中『zhong』间扮「ban」演「yan」了一「yi」个挑拨者『zhe』的「de」角色。这样「yang」坑儿的妈,放「fang」在今天,儿子「zi」注定打光棍了。

专拆「chai」儿子好姻缘的三个坏母亲,却留下三段「duan」凄美「mei」的爱情故事 - NO.2

二、白「bai」居易『yi』之母:因『yin』门户之见拆散儿子初『chu』恋的『de』母『mu』亲「qin」

白居易是唐『tang』代大诗人,他幼『you』时为了避难,与母亲一同迁到了父『fu』亲任「ren」官的地『di』方——符离,在那里,他认识一个叫湘灵的女孩『hai』。

八年的时间『jian』,朝『chao』夕相『xiang』处,白居「ju」易从11岁到19岁,湘「xiang」灵从7岁到『dao』15岁,两人青梅竹马,渐生情愫,难分难舍,本来这是一段「duan」绝好的『de』姻「yin」缘,但后来却没有结果。

贞观十四年(798年),27岁的白居易为了前程,不『bu』得不离开符离,这时『shi』候湘『xiang』灵也已经23岁,两「liang」人自『zi』幼青梅竹马的感情,让白居易产生了结婚的念头。

但白居易出身较「jiao」高,而湘「xiang」灵只是符离村姑,两人之间地位悬殊,在结婚讲究门当户『hu』对的古代,两人要「yao」结『jie』合自然不易。依『yi』依不舍离开符离的白居易,后来因为思『si』念恋人,写过多首怀念湘「xiang」灵的诗。

如《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xiao」不灭灯。

尤其是《长相思》一首:

九月西风「feng」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jiu」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nv」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ku」高,萦回上不「bu」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tian』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mu』,枝枝「zhi」连理生。

诗「shi」里说的“十『shi』五即「ji」相识,今年二『er』十三。”即指「zhi」湘灵从15岁「sui」开始与白居易相恋,一直到23岁时,白居易离开符离,两人整整相恋了8年。

贞观十六年『nian』(800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上进士,这时他向母亲说出了要与湘灵「ling」结婚的意『yi』思,白母当然不同「tong」意,因为此时的白居易,早已今非昔比,怎么能『neng』娶一个村姑呢?

白母有很深的门户之见,封建观念极深,在『zai』她眼中,自「zi」己的儿子已『yi』是进士「shi」,即便再与湘『xiang』灵相恋,但她只是个村姑,一个进士娶一「yi」个村姑,这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所「suo」以她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白居易并没有死心,贞观「guan」二十年(804年),33岁的『de』他「ta」早已做官,在长安做校书「shu」郎,他再次请求「qiu」母『mu』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白母并「bing」没有因为儿子已「yi」是大龄单『dan』身男青年而松口,再次无情拒绝了儿子。

且这一次之后『hou』,白母再也不让二人有任何往来,二人再也不能见面。白居『ju』易自然很受伤「shang」,但母『mu』命难违。后来他又写过多首怀念「nian」湘灵的诗。

如《冬至夜『ye』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bu」可亲。何堪『kan』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感秋寄远「yuan」》: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bu」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寄远》:欲『yu』忘忘未得,欲去『qu』去无由。两腋不生「sheng」翅,二毛空满头。坐「zuo」看新落叶,行上最「zui」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yan』愁。

这一次的怀湘灵与之前不同,之前更多是相思之情,且流「liu」露出对恋人的深『shen』情『qing』,对未来的期「qi」许。这一次则更多的是绝望之情,是再不能相见的『de』怅惘和失落,满是对未来的「de」迷茫和愁绪。

故『gu』事并没有结『jie』束,37岁时白居易才与杨姓女子结婚,后来写了传『chuan』唱『chang』千「qian」古的《长恨歌「ge」》,诗中“天长地『di』久有时『shi』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就包含了他与湘灵『ling』爱而不得的深悲「bei」和痛苦。

据说白居易「yi」44岁被贬江州时,曾路遇湘灵父女,彼时白居易『yi』身边已有妻子,而40岁的湘灵还未婚。白居易有感而『er』发,又写了《逢旧》诗二首。

其『qi』一:我梳白发添「tian」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其二: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即今「jin」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由此可知,白居易从未忘记初恋,心中永远有她的位「wei」置,但曾经的两地相思,到后来「lai」的相忘江湖,故「gu」人再见,自然满心『xin』悲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yu』泪先「xian」流。

白居「ju」易诗中『zhong』两次用“恨”字,他在恨什么『me』呢「ne」?恨造化弄人,让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他们相逢?还是恨母亲的门户之见,拆散了本该属于他的好姻缘?

若非白母,也许我们「men」看到的会是另外一个白居易也说不定。

专拆儿子好姻缘的三个坏母亲,却留下三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NO.3

三、陆游之「zhi」母:为儿子仕「shi」途拆散恩爱夫妻的母亲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ren』,曾写出“僵卧孤村不『bu』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feng」吹雨,铁马冰河入梦「meng」来。”等爱国诗。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为人津「jin」津乐道,尤其两人唱和的《钗头凤》二首,更「geng」是『shi』被历代文人墨客所「suo」传诵。

陆游的『de』爱情故事『shi』,最早来自宋人笔记,记载于陈鹄的《耆旧续闻》、刘「liu」克『ke』庄的《后村诗「shi」话续集》和周密的《齐「qi」东野「ye」语》,但「dan」三家笔记的记载有出「chu」入。

不「bu」过既「ji」然『ran』录于时人笔记,可见此时多半真有其事。目「mu」前流「liu」传最广泛的一个『ge』版本是这样的:唐「tang」琬是陆游表妹,两人相恋「lian」最后结婚,婚后非常恩爱「ai」,但陆母恐耽误儿『er』子学业仕「shi」途,所以逼着儿子休了唐琬。

另外一个「ge」版本稍有出入,说的『de』是陆游唐琬婚后,唐琬不孕,陆母以无后为由,让陆游『you』休了唐琬。后陆游另娶王氏为妻,而唐琬也改「gai」嫁赵士程。

关于陆游与唐琬分离的原因,三家『jia』笔记说法稍有不同,陈鹄「」说“不当母夫人意,出之”;刘克『ke』庄说“二『er』亲督教甚『shen』严,恐其「qi」惰于学也,数谴「qian」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周密说陆妻“弗获『huo』于其姑”。

不管是怕担心陆游学「xue」业,还『huan』是抱孙心切,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陆母对唐琬不满意,所以逼着儿子「zi」与妻子离了婚。

十多年后,陆「lu」游和唐琬各有都有了家庭,两人偶『ou』然在绍『shao』兴的沈『shen』园『yuan』相遇,想起当初两人的「de」琴瑟和鸣,夫唱妇随,陆游悲从中来,写下了『liao』荡『dang』气回肠『chang』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se」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li」索。错、错「cuo」、错。春如『ru』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从诗中可知,两人被陆母逼迫离散「san」后,陆游未有『you』一刻忘记前妻,前尘旧事,一一涌上心头,怎『zen』能不令人心痛。而这次的遇见,对唐琬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大的震动,她看『kan』了陆游的题词后,亦赋了一「yi」首,以「yi」和之『zhi』。

世「shi」情『qing』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xiao』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yu」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qiu』千索。角声「sheng」寒,夜阑珊。怕人寻问『wen』,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次相「xiang」聚之后,早已「yi」身染重『zhong』病的「de」唐琬『』,不久就伤心地离『li』开了人世「shi」。陆游悲恸不『bu』已,此后为怀念『nian』前妻,又曾多次游园。

不能不说,造成他们婚『hun』姻悲剧「ju」的始作俑「」者还是陆母,虽然她「ta」是为『wei』儿子前途和陆家香『xiang』火子嗣着想,但她如焦仲卿之母、白居易之母『mu』一样,都从未『wei』考虑过儿子『zi』的感受,或凭一己之好,或因『yin』门户之见,或因抱孙心切,拆散了儿子的好『hao』姻缘。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若非这几位『wei』“坏”母亲的“愚蠢『chun』”举动,也许我们看不到《孔雀东「dong」南飞》《长恨歌》《钗头凤》这样充满爱恨和悲痛的经典爱「ai」情诗作,或者也可以说,三位为儿子考虑的母亲,在做了「liao」恶婆婆的同时,也让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作者『zhe』: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shenghuoyulu/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