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思远
胡慎之公号签约专栏作者
向日葵工作室签约心理咨询师
『感情「qing」这件事儿,可「ke」能还需要计「ji」算另外『wai』一项「xiang」成本,即情感成本』有个读者给我留『liu』言,说自己最近交了一个男朋友,对她「ta」很好。但是因为她自身有些抑郁情绪,所以会导致双方有一些『xie』不太愉快的交流,对方误以为是自『zi』己「ji」做「zuo」得不够好。
她问我到底要不要把自己抑郁这件『jian』事情告诉她新交的男朋友,她自己很想告诉『su』他,因为在她看来,如果对方能接受当然最好「hao」,如果不能接受,她自己也可以“及时止损「sun」”。
“止损”这个「ge」词是个「ge」经济学专有名词,通常我们在股票、期货交易中才会听到。
我的这位读「du」者很有创意地把它用在了爱情上,除了一股『gu』澎湃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还是忍不「bu」住这样回复『fu』她,“你用了‘止损’这个词,你害怕损失什么呢?”
很多人面对爱情,可能都会像我的这位读者一『yi』样,有一些害怕的东西,然后就像要买保险一样,采取「qu」各种措『cuo』施去防御自己的害怕。可是,爱情「qing」这个事儿,真的需「xu」要上保险吗?
1.你害怕损失什么「me」?
按照经济『ji』学『xue』理论,我们在做一项投资决策的时候,需要计算的成本无「wu」非「fei」包含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感情这件『jian』事儿,可能还需要计算另外一项成『cheng』本,即情感成本,或者叫情感投入。
在清楚了自己投入的成本『ben』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在感情中,自己「ji」到底「di」害怕失去什么。
时『shi』间吗?谈恋爱大概『gai』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人生经历,不是跟眼下「xia」这个『ge』谈,还「huan」会跟另「ling」外一个谈,所以时间成本「ben」是必不可少的,这大概也不是我们担心要失去「qu」的。
资金吗?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所致,恋爱过程中,通常都是男「nan」生买单的情况比较多,或者「zhe」是AA,很少出现女生付出更多资金投入的「de」情况,这大概「gai」也不是我那位读者所顾虑的。
机「ji」会吗?嗯,我想是有的,当我「wo」们用了“止损”这个「ge」词的时候,意味着要留下一『yi』些「xie」钱,可以去做其「qi」他回报率更高的投「tou」资。同样,在感「gan」情『qing』中,如果眼前这个人不合『he』适「shi」,那还『huan』不如早点结束,去跟更合适的谈恋爱。
最后,情感投「tou」入,这大概是也必然『ran』会「hui」考虑的,如果感情没有结「jie」果,与其投入『ru』那么多情感让自己受「shou」伤『shang』害,还不如干脆早点结束,以免伤心难过。
经过上述分析『xi』,我们大概知道了,很多『duo』人在爱情中害怕损失的就是自『zi』己的「de」机会成本和情感投入。
可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害怕失去机「ji」会和受到伤害呢?如果我们对感情的预期是美好的、另一半是可信任的、自己在这段关系里是安全『quan』的,我们「men」会忐忑不安「an」地总是怕受伤害吗?
我想,你大概已经明白我要说什么了,
没错,你之所以总是胆战心『xin』惊地「di」提醒自己在爱情里给自己上保险,是『shi』因为你的内心深『shen』处,并不相信对方,也不相信自己身处的这段关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之所以有这「zhe」样的预『yu』期和信念,是因为「wei」你的「de」潜意识里住着深深的不相信『xin』——不『bu』相信自己值得「de」被爱。
你小『xiao』心翼翼地去试探对方、用抑郁『yu』情「qing」绪「xu」去破「po」坏交流,又或『huo』者用其他方式去挑战关系,你做这么多的努力,无非就是想把对方推走,然后去印证『zheng』你潜意『yi』识「shi」里那个牢靠的枷锁:“我「wo」是不值得被『bei』爱的,不会「hui」有人真的爱我『wo』”,然「ran」后再在意识层「ceng」面心「xin」安理得地学会给自己的爱情上保险。
可是,亲爱『ai』的,你如此理「li」性地维护自己在爱情世界里的安全,那你真的体会过爱是什么吗「ma」?
2.爱情能够『gou』被管控吗「ma」?
1959年,15岁的少「shao」年迈克「ke」,站在一个乡村教堂的门口,注视着36岁的女人汉娜,她独自坐在听众席上『shang』,听着「zhuo」儿童唱诗班的歌声,为了歌「ge」声的美妙而感动得热烈盈眶。那一「yi」刻,少年迈克深深「shen」地爱上了这个在他看来「lai」美「mei」丽得「de」无「wu」以『yi』伦比的女人。
多年以后,已经成「cheng」为法律系「xi」大学生的迈克,在旁听『ting』一场纳粹审判时「shi」和这个女人重逢。得知这个曾经为「wei」了儿童的歌声而热泪盈眶「kuang」的女人,曾经是一个纳粹,她曾经『jing』组织奥维森斯「si」集中营「ying」的囚『qiu』犯来给她「ta」朗读小说,然『ran』后再无动『dong』于衷地将他们送『song』往毒气室。
法『fa』庭上的迈克「ke」泪流满面,他无法将眼前「qian」这「zhe」个纳粹和他记忆里的那个女人联系起来。尽管理智『zhi』告诉他,眼前的这「zhe」个纳「na」粹『cui』犯下了罪行,但他还是「shi」抑制『zhi』不住自己「ji」对她的爱,所以当他的同学都在『zai』指责那个『ge』女人犯下滔天罪行的时候,迈克大喊:“让我们『men』试着理解!”
试图『tu』理解什么呢?理解一个杀『sha』人不眨眼的人对艺术却格外动容?理解『jie』一个以『yi』不识字为羞耻的人却对生命无『wu』动于衷?
我想,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像迈克一样,试图去理解汉娜。但是他『ta』去理解了,不仅如此,他还展『zhan』开了对她的救赎:他把自己朗「lang」读的文学作品和『he』磁『ci』带寄『ji』给狱中的汉娜,以这样的方『fang』式教汉娜『na』识字和阅「yue」读。
这是电影《朗读者》里面的故事,影片『pian』除了要探讨二战期「qi」间纳粹主义对人类不人道的残『can』害之外,可能导「dao」演的视角更愿意通过个体的经验,去探讨到底什『shi』么是爱。
毫无疑问,迈克『ke』是『shi』爱汉娜的,这种爱充斥着『zhuo』非理性,以至「zhi」于他『ta』能够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残暴、冷酷和『he』非人道。
其实,不「bu」仅仅影片『pian』揭示了爱的非理性,也有美国『guo』科学家经过实验表明,在爱情初期,人体内分『fen』泌的激素水平和焦虑症患者分泌『mi』的激素水「shui」平很相似,也就「jiu」是说「shuo」,一个在爱情早期的人「ren」,你可以把TA视为半个精神病患者,喜怒无常是很正常的表现。
我当然不是提倡大家去和残暴的人、或者有过犯『fan』罪记录的人去谈恋爱,而是想说,当我们在爱情到来的初期,就参杂过多的理性的『de』话,它确实可能保证你不会受伤,但是你「ni」可能因此无法体会爱情本该有的酸甜苦辣。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真正地爱过,就算『suan』过得再安全,难道不是过于「yu」单调和匮乏了『liao』一点吗?
爱不一定「ding」要疯狂,但至少要勇敢。
3.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去爱
如果把爱情来分一下阶段的话,我可能更『geng』偏向将爱情分为两个阶段:前半「ban」段的“迷恋期”,后『hou』半段的“依恋『lian』期『qi』”。
迷恋期,当然更多的是由双方的『de』激情、潜意识里「li」的勾引共同促成的;
依恋期,关系「xi」则更深了一『yi』步,参杂了更多的依赖感、忠诚度,和承诺。
而我们所说的“爱的非「fei」理性『xing』”,更多地体现在爱情的早期,即迷恋期。
如「ru」果一个人在迷恋期,就开始过度地谨小慎微,给自己的爱情买「mai」一份保『bao』险,那么这「zhe」段感「gan」情只可能「neng」有两个结果:
其一、因为潜意识里不『bu』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所以你就「jiu」会过度理性,以冷冰冰『bing』的方式对待对方,自己在感性层面的情感无法打「da」开和释『shi』放『fang』,对方感受不「bu」到与你的『de』情感共振,然后关系只能戛然而止;
其二、因为潜意识里极「ji」度渴望被爱,你「ni」就会谨小慎微,不敢展现真实的自我,迎合对方的品味从而塑造出一个假「jia」我,关系可能会进展到下一个阶段,比方说稳定的婚姻关系。但是因为被「bei」你压抑的“真我”很可能在关系稳定后就展『zhan』现出来「lai」,这个时候如果问「wen」题爆发出来,就「jiu」变得更加「jia」难以解决「jue」了。
很显然,这两种结果都「du」不是你想「xiang」要的结果,但却都是你「ni」给爱情上了保险之后所塑造的结果。
所有不能无缝对接的「de」亲密关系「xi」,不是『shi』在爱里面,谁爱的多谁爱的少;也不是『shi』谁主『zhu』动「dong」谁被动;而「er」是不『bu』能够在「zai」同一个频率保持互动「dong」和「he」共振,无论一方怎么去努力,另「ling」外一方总是去猜疑、曲解、较劲、掂量、对比……
所以啊,丢掉你的爱情『qing』保险理论『lun』吧『ba』,请试『shi』着全然地打开自己,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让真实的自己,自由地在爱里流动,让那些隐藏在你经「jing」历里的伤,在爱中慢慢被熨烫和抚平。
勇敢一些,去『qu』爱吧「ba」。像没「mei」有受过「guo」伤一样。
——theend——
作者介绍:
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de」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个「ge」人「ren」微信公众号:拉「la」姐(ID:byjzlajie)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