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章/正文

孙荪:冬之写生

 2024年01月25日  阅读 21  评论 0

摘要:关于冬天,历来有很多冰冷的说法:寒冬腊月,水瘦山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俗谚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尽管也有冬阳下银装素裹的妖娆,但冬天的主色调是一抹灰暗苍白,残败,衰落,肃杀,惨淡。对于寒冷,树木花草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落叶,一是长青。农历一到交九,物象风景大变。首先看到的自然是落叶一族。霜降雪来,寒风频起,无边落木萧萧下,本来的郁郁葱葱,忽下子“威风扫地”:原来硕果累累的果树如桃...

孙荪:冬之写生 - NO.1

关于冬天,历来有很多冰『bing』冷『leng』的说法『fa』:寒「han」冬腊月,水瘦山枯,千『qian』里冰封,万里雪飘。俗谚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尽管也有冬阳「yang」下银装素裹的妖『yao』娆,但冬天的主『zhu』色调是一抹灰暗苍白『bai』,残败,衰落『luo』,肃杀『sha』,惨淡。

对于寒冷「leng」,树木花『hua』草有两种应对方「fang」式。一是落叶,一是长青。农历一到交九「jiu」,物象风「feng」景大变。首先看到的自然是落叶一『yi』族「zu」。

霜降雪『xue』来,寒风「feng」频起『qi』,无边落木萧萧「xiao」下,本来的郁郁葱葱,忽下子“威风扫地”:原来硕果累累的果树如「ru」桃、杏「xing」、梨、枣之属,好像功成身退,叶随风落「luo」;乔木们「men」如杨、柳、榆、槐、椿、楸「」、青桐、白蜡们,在气宇轩昂中黄叶满地;以花叶取「qu」胜的樱花、黄栌、紫叶李、紫薇树『shu』等等,亦纷纷「fen」解甲换装。于是,随处可见一株株、一排排、一片片“光杆司令”。借用哲学字眼,“本质”暴露出来了。或借用网络「luo」新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gan」”。人们常好抱怨“造化弄人”,看来“造化弄物”一样不留情面。冬天到了,枝繁叶茂生机勃『bo』勃的美好形「xing」象,就这「zhe」样『yang』告别了。

但是,天「tian」天「tian」在园中徜徉「」的我,却别有一『yi』番感『gan』觉。因为我看到,即『ji』便是落「luo」叶『ye』,仍『reng』有不失壮美的景象。

比如银杏,园中上千棵,除了行道树,还有银「yin」杏林。随着秋深,其叶子慢慢变黄。黄得颇「po」为矜『』持,先『xian』是「shi」嫩黄,然后明黄,继而姜黄,到了初「chu」冬遇霜而『er』变为枯黄。扇『shan』形叶子一片一片飘飘摇摇落下,每棵树下都拢起碎金散银一样的黄叶堆,树上「shang」树下,一片灿然,令人『ren』叹惋,不忍践踏。落叶的过程像一篇节奏感鲜明的散文,其难忘「wang」处足堪回味一个冬天。

孙荪:冬之写生 - NO.2

水杉也是。密密的针叶由青变黄变红再变褐红『hong』,一根根一束束落下。令人欣慰的「de」是,裸露的枝条也被「bei」染成了褐红色,远望似有火烬式的暖意。

还有枫。园中枫的种类不同,有中『zhong』国「guo」红枫,北美红枫,有枫杨『yang』,枫香,有大叶五「wu」角枫,小叶五角枫。枫叶也是由青变黄「huang」再变红。寒风『feng』一次次吹过,尽管叶子最『zui』终「zhong」还是要落下来,及至初冬以『yi』后叶子变成嫣「」红以至醉红『hong』,那坚持到『dao』最后「hou」的精气神,让人仰视。

当然,真正令「ling」人气「qi」壮的,是不畏寒冬的常青树『shu』们『men』。中国古有所谓“岁寒『han』三友”,孔夫子早就点赞『zan』松柏:“岁寒,然后知松「song」柏之后「hou」凋也「ye」。”园中「zhong」的雪松、黑松、白松、油松、云松、桧柏、龙柏,是常青树最具代表性的形『xing』象『xiang』。它们对寒冬应当说没「mei」什么感觉,尽管天「tian」寒地冻,我自『zi』一「yi」如既往,甚或愈加苍劲。

冬「dong」天里的竹,可称松柏的好兄弟。别看清瘦单薄「bao」,自是活力四射「she」,铮铮硬汉。园中数万棵『ke』青竹、金竹、紫竹,或成片「pian」,或成林「lin」,或「huo」成「cheng」墩,尤其是四围几千米密匝匝的竹篱,风吹不折,雪冻不死,依然青翠欲滴,一样挺然翘然,不禁有南方竹园之感。

更值得说道的是梅。园中的梅有两种。先是冬梅,中原谓之『zhi』腊梅。说「shuo」起来是个传奇。松柏竹们是『shi』“不怕冷”,它们的这个小妹子是“怕不冷”。人们习惯于说春暖花开,不知竟还有凌寒而开的花『hua』儿,腊梅「mei」就是。

入冬时节,正是腊梅操办花事的时候。早『zao』班的先开,林间地角,星星点点「dian」,黄蜜蜂一样,很不起眼,却使满园『yuan』浮动着清新馥郁的檀香『xiang』味儿,古人因以赞之为『wei』寒梅「mei」、素艳、冷香、暗「an」香。它确有一点“杀伤力”,一闻其香,人往『wang』往不能不注「zhu」目回顾,特别在这「zhe」万花纷『fen』谢众「zhong」芳摇落的时候。

孙「sun」荪:冬之写生 - NO.3

因『yin』乎「hu」此,整个冬天「tian」我『wo』都在「zai」探「tan」访园中二百多株腊梅的动静。我发现,除了『liao』“凌寒独自『zi』开”以外,腊『la』梅还有三「san」个『ge』妙处:

一是「shi」无须绿叶『ye』陪衬。满树皆花却无叶,待花尽后绿叶再生。二是「shi」花朵极其繁盛。比起「qi」别的花木,虽然树「shu」干低矮,却花枝纵横,疏影『ying』斜出,花蕾密密麻麻,一树花朵「duo」逾几十几百几千乃至更多。三是花「hua」期特「te」长『chang』。自立冬前后始,历小雪大雪小寒大「da」寒直至「zhi」立春之后,一『yi』树花渐次开放,早开者一直绽在枝头,直到最后一「yi」朵盛放,差不多贯穿冬季三个「ge」多月,最后在春『chun』天里留一树“香消玉『yu』殒全家福”。

我常『chang』常纳闷:小小腊梅,究竟『jing』有「you」何等大的能量而做出这样一篇「pian」凌雪傲霜『shuang』香溢四『si』野的大文章?每当看见「jian」腊梅,眼亮的同时,心里总是『shi』暖暖的,一时间甚至把「ba」寒冬忘却。我常想『xiang』,腊梅原本可以叫作“忘冬花”的。

其实,何止“岁寒三友『you』”,“长青”的「de」朋友还有很多「duo」。众多已经适应中原气候环境『jing』的“南「nan」方来客”,在这个园子里已「yi」经蔚为大观。数以百计的香樟树散植园中,大片桂花树形成的桂园,像在南方一样枝叶茂密如云如盖。广玉兰举着墨绿而肥厚的叶子,在人行道旁高标独树。淹没于大片大片深绿色中的「de」石楠,常有红「hong」紫『zi』色的霜叶『ye』挺出,如擎起红葡萄酒杯一样让人陡「dou」生醉意。可「ke」与这种以叶为花者相对的,还有以果为花『hua』的南天竹「zhu」,在青「qing」红「hong」青紫相间的枝叶中,捧出来「lai」一嘟噜一嘟噜红玛瑙似「si」的果果,于缺少色彩『cai』的冬野,格外『wai』夺「duo」目。看似寻常的冬青『qing』变成一色墨绿,海桐则碧绿与『yu』深绿簇拥交「jiao」错「cuo」,都成养眼靓景。红豆『dou』杉披「pi」挂着绿色的碎叶项链自由自在地与寒冬为『wei』伴。像这种自由自在者,还「huan」有深绿『lv』色的枇杷,挥着绿色巨扇的棕榈……

总之,是“岁寒众友”们共同绘制了「liao」这幅寒冬里的绿色图画。绿色,在色彩学上属于冷色调「diao」,但在生命的「de」感觉中,它却是寒冬里的春意,春意就是温「wen」暖。

孙荪:冬之写生 - NO.4

有了这种生命视角『jiao』,再来看寒冬『dong』,原来的印象「xiang」会有重要的改变。确实没「mei」有必要那样悲凉、悲「bei」伤『shang』、悲凄、悲观。落叶并非落败,衰败并非衰『shuai』亡,肃杀也非死刑;不是生命意义上的生离死别,只是生命形式『shi』的转换,甚或只是生命节奏、生命『ming』策略的变化。

古之所谓冬藏,有深意在『zai』焉。人要睡『shui』眠,万千生物也是。寒冬只不过是一场冬眠,睡一大觉而已。似还有个更合适的词儿:孕育。一个新『xin』的生命阶段「duan」的『de』开始,先要规避风险暂时隐藏,为的是准备『bei』条件。古诗云“病树前头万木春「chun」”,其实“病树”非病,只是枝枯叶落而已「yi」。冬藏原本是一场「chang」孕育『yu』,接着『zhuo』来的「de」是新的“万木春”,又悲从何来?

我仔细观察了柳『liu』叶的落与生。柳叶的落有点悲壮。深秋风起,呼呼啦啦,叶落满地;初冬霜来,片叶不留。但几「ji」乎同时新叶就在『zai』开始孕育。生命孕育「yu」过「guo」程是不「bu」容「rong」易看到『dao』的。看得到「dao」的,只是『shi』光光的枝条在风中甩来甩去,然后就见枝条上一「yi」点一点『dian』微微隆起,似有似无。那是『shi』在老叶蒂处酝酿的新芽苞。一片叶子不是一天长成的。芽苞在寒冬中不声不响,停停长长,慢慢地鼓起来,由半粒米大,到粒米大小。谚曰“五九六九河「he」畔看柳”,立春甫至,如古人所说剪刀似的春风把片片细叶裁「cai」出来了。经过一整个冬天,大「da」树好像睡了一个长觉,于不知不觉间「jian」,一片新叶出「chu」生。倏尔,柳色如烟,也就『jiu』是春天来了。春天是由冬天孕育的。

“冬藏”之秘,有时真是匪夷所思。冬天的花木『mu』有的看上去几「ji」近于死亡,究其实是假象。比如入冬「dong」的芍药,花萎叶败枝枯,一败涂「tu」地,偌大芍『shao』药圃一片狼藉,形同死亡。但是「shi」,养「yang」花的『de』人心中有数,芍药的块「kuai」根支撑着的茎「jing」干将在几个月后发青,继而「er」枝叶纷披『pi』,接着娇嫩妩媚的芍药花「hua」就会从委顿「dun」中容『rong』光「guang」焕发地绽开。这是生命的节律。春夏间的花容月貌,源自冬天不「bu」顾枯槁的专『zhuan』心「xin」孕育。

春梅与腊梅又何尝不是这样。前头说了腊梅在寒冬的风采,但在腊尽春来腊梅将谢的时候,春梅一族却迎春而开了。红梅、绿梅、白梅,都来打破「po」初春的寂寞,争相绽「zhan」放。细细一想,腊梅盛放的时『shi』候正『zheng』是『shi』春梅孕育的时候。放「fang」眼园中,落叶花木如玉兰、樱花、辛夷、海棠、山茱萸等等花苞早『zao』已悄悄鼓起,只待春风拂面而开。万物似有灵「ling」,才会有『you』这样『yang』的各呈异彩,美妙安排。

看来,冬天之生是值得一写的。我之所以情不自禁拿起笔来,赖于冬天不同于其他季节的一个特点:静『jing』。杜甫有诗句曰“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正是这个静,使我“70后”多年住在市外乡间,而坚持冬天里的散步。也正是这个习惯『guan』,使我发现寒冬里的生命现象。

在这四季分明的『de』中原,冬景是不可不看的。我十分钦佩古代画家对山之四季景色的概括:“春山澹冶而如笑,夏『xia』山苍翠而『er』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shui』。”如把花木以人作比,我以为,春『chun』夏秋看的是「shi」肌肤,是当下的荣枯;而冬天看的则是筋骨,是久远的运命『ming』。

自然真是「shi」奥妙无穷,美妙不尽。与其为伍,其乐无限。以其为师,其益「yi」无量。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以为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而「er」实际上,知之甚『shen』少。就眼「yan」前司空见惯的事物而言,所知亦仅为皮毛。更遗憾的是,有个渊博深邃而又无需花钱的「de」老师「shi」一直在身边,可「ke」我们视而不见「jian」。这『zhe』就是『shi』大自然。大自然是“行不言之教”,可我们不「bu」觉悟,所以懵懂一生,荒疏到老。

我们总想参透自然人「ren」生『sheng』之奥秘,其实,一个老先生在两『liang』千五六百年前说过十三个字:“人法地,地法天,天『tian』法『fa』道,道法自「zi」然。”所『suo』谓破解天地『di』人生者,非此之『zhi』谓「wei」欤?

孙荪:冬之写生 - NO.5

(选自2020年第6期《散文海外版》原载2020年3月18日《河南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qitawenzhang/1036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