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章/正文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2023年03月05日  阅读 46  评论 0

摘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在生活中,无论是网上聊天还是聚会,或是自身脑袋里的想法,我们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我老公一回来就躺在沙发,我跟他说我今天遇到的一些事,他要么敷衍要么就泼我冷水,我觉得好失望...”“我跟孩子说,叫他不要跟那个坏同学做朋友,他竟然叫我不要多管闲事,我怎么会生出个这样的孩子...”“我觉得我婆婆一点都不喜欢我,有一次我发现她看我的眼神很...”“我比你更惨,老公出轨,孩...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1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2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3

在生活中,无『』论是网上聊天还是聚会,或是自身脑袋里的想法,我们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

“我老公一「」回来就躺在沙发,我『』跟他说我今天『』遇『』到『』的一『』些事,他要么敷衍要『』么就泼我冷水,我『』觉得好失望...”

“我跟孩子说,叫他不要「」跟那个坏同学做朋友,他竟然叫我不要多管闲事,我怎么会生出个「」这样的『』孩子...”

“我觉得我婆「」婆一点『』都『』不喜欢「」我「」,有一次「」我发现她看「」我的眼「」神很...”

“我比你更惨,老『』公出轨,孩子不听话,公婆也不待见我...”

“我老板真的『』好烦「」,什么杂碎的事都『』叫我一个人『』干,我感觉自己变得像个打杂的...”

“今天一点都不顺,下雨『』堵车,害我上班迟「」到了「」...”

......

生活「」难免会一些抱怨,只程度不同而已。抱怨并非不好,可怕的是你「」把它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最后,消极的力量就会死死地刻在你『』的生命里,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负能量。生活的一点小插曲,都可以变成糟糕的大「」坏事,但自己「」却不「」以为然,还深「」信自己受的苦。
之所以抱怨,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个『』“受害者”角色,只要生活的某个情境触动它了,那么它就「」会醒来,让你好好上演一「」场悲剧。
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夫孟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一书是「」这样形容“受害者的”:
代罪羔羊『』,叛逆者,依附他人的,丧失行动力的,可怜的,绝望『』的,沮「」丧的,受虐的,倦「」怠『』的,怀疑自己「」的,受伤的,依赖的,忧郁的,放纵的,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自艾自怜,停滞不前的抱怨者。
从上面提到的一些声音,我们可以得知「」:
关于对老公的抱怨(不被理解的『』受伤感「」)对孩子的抱怨(失去控制感的沮丧)对婆婆的抱怨(怀疑自己不被喜欢)比别人『』更惨(自艾自怜)对老板的「」抱怨(感受到不公平对待)对外界的抱怨(依『』附外界)
我们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些大大小小、有意『』无意的抱怨,总结都「」是在阐明一种感受:我是受『』害者,是别人害我,我『』才这样的。
通常,我『』们的大脑对待外界会有2种思维方式:
被动接『』收:外界行为+你的解释=你的反应
主「」动「」投射:自「」身『』投射+你的解「」释=你的反应
那么,受害者的思维模式就是:
被动接收:外界行为+负面解释=我是受害者
主动投射:负面投「」射+负面解释=我是受害者
所以,在生活中「」,“你的解释”也就『』是你对这世间万物的态「」度,很重要!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4

心『』理学家维克多法兰克也曾说过:人性最终的自由,在于选择以何种态度面对任何情况。
但「」是偏偏我们在与外在的人、事「」、物互动时『』,如果产「」生了负面的「」感受或情绪,内心的受害者角色会把事情『』夸大化,并让我们『』认为『』是外在的那个人或情境引发「」的。
殊不知,不满与不快其实源「」自你『』的内心,不在外面。
或许,在婚姻中你的另一半真的是太渣『』;
或许,你的孩子『』真的叛逆到无可「」救药了;
或许,你的公公婆婆真的好坏好刻薄;
.....
但「」是,那又「」怎样「」呢?事物本然就是那个样子『』,不偏不倚。你认为『』的“坏”其实暗藏着“好”的一面「」,你认为的“好”其实暗藏“坏”的一面,老子「」也曾提过的“祸福相依”的道理,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如何处理它。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绝对「」的完美「」。你越是抱怨,越是吸取更『』多的「」负能量,那么你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
亲「」密爱人离你越来越远,孩子跟你越来越不亲密,婆『』媳关系日「」渐恶化.....
然「」而这种习惯性抱怨的能量无孔不入,影响着亲密关系,甚至是周边的人际关系。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5

但是抱怨『』并非不好,而是给你一个觉醒的机会去照看自己「」的内心。所以「」,面对抱怨,我需要去看见它,才能化解它:

第一「」,抱怨是无意识的

有的人,在「」情绪稳定的「」时候说:我不愿意「」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所以我宁愿自己承受。
但是过后「」,啪啪啪打脸,你会发现她自己其实一直在抱怨,但却不以为然『』。
因为谁都不想承认自『』己是错的,或「」面『』对自己不好的一面。
如果你「」有意『』识去看待事物的关联性和真相,你『』就不会片面地去抱怨一方的不好。
懂得自「」省、有意识的『』人,也会从中消化自己的抱怨。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6

关『』于对老公的抱怨(不被理解的受伤感,其实,这只是『』男『』人个人的「」一种思维模式,他『』并不是针「」对你,而只是对这件事的反「」应。)

对孩子『』的抱怨『』(失去控制感的沮丧,孩子有自『』己的交友想法,你认为他的坏同学就一定是“坏的”吗?)

对婆婆的『』抱怨(怀疑「」自己不被喜欢,你对『』她「」眼「」神的解释,是真的吗?你有求证过吗?还是只是你个人的想法『』?)

比别人更惨(自艾自怜,比别人惨只是你个人『』的看法,在别人眼里她也比你惨多了,你比她惨内心很舒服吗?还是跟着一「」起压抑着『』?)

对老板的抱怨(感受到不公平对待,如果老板对你不闻不问,也『』不怎么理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想着自『』己『』没存在感了?)

对外界的抱怨(依附「」外界,天气下雨就害你「」迟到,天气没下雨你就从来没迟「」到过?)

这时候,你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否定「」的声音,否定你的有意识行为,凡是积「」极的能量容易跟抱怨的消极能量『』成对立,这因为抱怨需要痛苦的养料和他人的认同。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7

第二,抱怨是痛苦需求的化身「」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因为我们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倾诉吗?
“倾诉『』”好似「」听起来比「」较悦耳一些,能『』让「」你理所当然地去传递你『』的负能量,一旦『』有人不听你说,或者『』控诉你的负能量,你可以大声站出来对ta说:
“你怎么可以这样?我把你当作我信任的人『』,才跟你『』分享心事的,你不理解『』我就算了『』,还这种态度?”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想自己在抱『』怨外界的种种不是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如何?他人的感『』受又如何?
前面,我们提到了“抱怨的『』无意「」识”,那现在我们来感知抱怨的时候所产生的感觉。
我们感觉到「」抱『』怨带来的愤『』怒、不满、伤心「」、绝望...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可以称为“痛苦之身”。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抱怨?感知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因为内心的“受害者”角「」色需要痛『』苦。抱怨,只是痛苦需求的化身罢了。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是这样描述“痛苦之身”的: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8

痛苦之身有两种存在模式:休眠和活跃。

“痛苦之身”要在「」你的体内生存,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实『』体一样,如果你无意识被它控制,它就能「」存活下来。

然后,它「」就会控『』制你,变成『』你,并经由你而活出它自己,它需要『』从你的体内获取“食物”。

它以任何与『』它能量共振的经历或各种形式创造的痛苦为“食「」”,这些形式有愤怒、沮丧、恨、哀怨『』、感情冲『』突『』、暴「」力、甚「」至是疾病。

所以,当我们『』在抱怨时,就要觉察这“痛苦之身”的需要『』,千万不要上它的当。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9

第三,抱怨需要他人认『』同来加强

佛说,人生来是『』受苦。因为我们认『』同自己的思「」维,认同生活的情境让我们受苦。
“痛苦之「」身”通过抱怨的形式,来吸取「」痛苦的养料,它是“排它性”的,凡是『』不认同它痛苦的都会被拉进黑名单里。
它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也是停滞「」不『』前的,因为积极『』的思维『』和积极行『』为,会「」对它具有破坏性,所以它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最好就是有人认『』同来强化它「」。
因此,抱怨需要一个「」有一个聆听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认同它的人,否则它就抗拒。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6

对老公的行为(接纳或找到改善的方法vs攻击『』、冷战)

对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内心,教会他分辨是非vs控制、指责)

比别人更「」惨(理解关爱,带领他人积极乐观vs附和、强化别「」人的痛苦之身)

对外界的抱怨『』(关注「」天气、提前「」出门vs恐慌、找借口)

如果当你在抱怨的『』时「」候,有人给「」你「」提这『』些积极建议,你内心或许是「」:“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痛苦的,你就要同情我,理解我,或者是摆出你的痛苦,咋们一起感同身受呗!”
所以,为什么有些『』女人能够因为讨厌同一个人或者相「」互倾诉内心的脆弱「」,而变得『』很『』要好?
这是『』因为她们内心对“痛苦之身”认同的渴望相互呼应,在满足对方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
很多时候,“痛苦之身”喜欢消极反应,无作为「」,抗拒「」积极能量和积极行『』动,这样它就好「」吸『』收它『』的能量。
所以,我们还能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想象,那些因为讨厌同一个人而变得要好的两个人,也会因为某一次不认同彼「」此的痛苦而变得疏离。
这是因「」为“痛苦之身”需要他人的「」认同来加强。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11

小彩蛋

之前在网上热传的『』一个男女吵架的视频,女人抱怨男人不懂她:“你根本不懂我!”男人说:“你「」不说我「」怎么『』懂你?”女人反驳:“真的懂不需要『』说!”男人瞬间哑口无言...

那么,女人到底需不需要男人懂呢?

或许她内心『』是渴望被懂的,但是「」说出来的话能『』让人真的懂『』她吗?想要心有灵犀的前提不需要两个人之间『』沟通交流吗?很多人都笑了。

其实,是她的“痛苦之『』身”不需要你懂,它需要『』这种痛苦的能量,而她内心深处的“真我”渴『』望被懂、被理解,只是她被“痛苦之身”操控了,因此「」做出『』无意识的行为。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12

小编寄语:

有一种『』习「」惯性能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上『』篇) - NO.6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减少抱怨,处理这『』种消极能量呢「」?

更多详「」细的『』办法,关注『』下一期「」扶苏老师的文章更新哦!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qitawenzhang/3098.html

标签: 亲密关系  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