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da』家好,我是寺主人。
一个残忍的『de』真相是「shi」:很多人相信的「道「dao」理「li」」、「真相」、「人生智慧」,其实都经不起推敲,都并不是「真相」,但大家却在不「bu」加区分地用它们指导着自「zi」己的生活。
看到一个「ge」「结论」,觉得自己似乎碰到过相同的『de』事情,引起了自己的共鸣,就会错误地觉得这就是「真相」,是普世的「规律」,甚至会在各种决策的时候不自「zi」觉地想到这个规律。
而且,很多金句都是互相矛盾『dun』的。
比如说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里就举了很多例子:
「不打无准备之战」VS「船到桥头『tou』自然直」
「机「ji」不可失,时不再来」VS「三思而后行」
「人多手杂反而『er』碍事」VS「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liang」」
……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找「zhao」个人做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li』子。
有「you」这么一个同学『xue』,就叫她小红吧『ba』:
小「xiao」红「hong」最近失恋了,一直没办法忘记前任,很痛苦。
这个结『jie』论的证据靠「kao」谱吗「ma」?
有天晚上,小红百无聊赖地刷手机,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么一「yi」个帖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du」,说说亲密关系中的真相》
小红点了进去,看到了这么一条内容「rong」:
「当你觉得挽回无望的时候,后面都会出现机「ji」会。」
她一下子来了精神,继续看『kan』下去:
「很「hen」多『duo』时候,我们被分手之后,会出现「xian」强大的自我否定的悲「bei」观心理「li」,可能自责或者把事情想的太糟,但无数的事实证明,当你觉得挽回复「fu」合无望的时候「hou」,后面「mian」都『du』会出现很多机会。
很多案例,都是女「nv」生表现得彻底没戏,男『nan』生不会回头,可后面证实很「hen」多要么是「shi」男生主动联系过,要么是后面有了接『jie』触。机会肯定是有的。」
看完这条帖子,小红受「shou」到了鼓舞,相信自己跟前男友还有复合的希望,于『yu』是本来打算放下的「de」她,开始到处寻找『zhao』跟『gen』前男友再接触的机『ji』会。
却没有发『fa』现『xian』,这条「真相」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
看似非常可信:「无「wu」数的事实证明」,「很多案例都是」,却没有『you』任何具体的证据作为支撑,无论是调查统计也好,实验研究也好,是没有的。
很多没有证据的结论就在金句的包装下『xia』被人遗忘了真实性。
「无数的事实证明」「很多案例」这样的表述,并不是『shi』依据啊。
这就『jiu』无法证明这是一『yi』个大概率成立的『de』事实。
当你遇到一个描述性陈述,比如说「心宽体胖」,「撒『sa』娇的女人「ren」最『zui』好命」,就需要『yao』去想一想『xiang』,真的是这样吗?
有没有证据?证据靠谱吗『ma』?
别把个例当总体,别「bie」把总体当个例
这条帖子还附上了一条「跟前男友复合」的成功案例,让小红自然而然地相信:她都「du」可以,为什「shi」么我不『bu』可以?
而她却没有思考过,这样的「个例」是不是具有普适性,是不是能够『gou』作为自己感情『qing』的「de」参『can』考。
其实,很多人也经常会犯小红的错误:
被男朋友劈腿了,于是就觉『jue』得「男人都是大猪「zhu」蹄子」;亲戚用了一个护肤品很好,就『jiu』觉得这个护肤品一定好,自己也能用。
用『yong』了不好,就觉得「护肤品真「zhen」是玄学啊」,而完全不考虑个体差异『yi』性。
或「huo」者相「xiang」反地,看到「名校『xiao』毕业生『sheng』薪资高」,而自己是『shi』名「ming」校却薪『xin』资低,心想「我明「ming」明工资很低啊」,就觉得这「zhe」个结论是假的,而意识「shi」不到「dao」这句话说的是「总体状况」。
事情并不是总『zong』是非黑『hei』即白,不『bu』是「全」或者「无」,而是:
「大多「duo」数」和「少部分」
「总体」和「个例」
还有「有时」和「有些情况」
「不『bu』要非黑即白」,这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de」道理。
不要把相关当因果
现在,小红开始『shi』热切『qie』关注『zhu』前男『nan』友的朋友圈、微博各种状态,有一『yi』天,她「ta」在前男「nan」友「you」的朋友圈看到了一「yi」张「zhang」他跟另一个『ge』女孩的合照,两个人看起来很亲密的样子。
小『xiao』红很『hen』难『nan』过,这个时候,她又想到了之前看过的那个「跟前男友复合」的『de』案例,里『li』面有一段「duan」是这样说的:
「其实我跟前男友复合之前,发现他当时有一「yi」个感兴趣的女孩,但他后来告诉我,跟那『na』个女孩见面之后没有什么感觉,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他『ta』的「de」朋友还说那个女孩「hai」长得特别像我,觉得他是『shi』在找我的替身。后来我「wo」们就复合「he」了。
所以大家在新欢出现的「de」时候千万不要着急,新欢『huan』的出『chu』现也许就是你『ni』挽回的契机。」
于是小红又重新燃起『qi』了希望,觉得自「zi」己机会来了。
却没有发现这个结论混『hun』淆了「相关」和「he」「因果」:
「跟前『qian』男友复合」和「前『qian』男友的新欢」这两件「jian」事可能有关『guan』联,但却并不能以此推断出「新欢」就是「复合」的契机。
同样的,范冰冰长得好看,范冰冰每天用十几道护肤工「gong」序「xu」,这两者『zhe』并不是因果关系。
皮肤好+用了「liao」XXX≠用了「liao」XXX皮肤就好
为「wei」什么你「应该」?
小红经历『li』了一系列的挣扎和努力,最终发「fa」现男朋「peng」友是真的不想挽回。灰心失望的她「ta」,突然又看到「dao」了这么一条公众号文章:
《从今天『tian』起,做个精致的女人》
文章的中「zhong」心思「si」想是:女人一『yi』定要精致『zhi』,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自己。
还给了一大堆怎『zen』么变精致的建议。
……
最后的结尾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做一『yi』个精致的女人,迎来开挂的人生。」
小红受到了刺激,觉得自己之「zhi」前『qian』过得太糙了,也许男朋友提出分手,就是因为我不够「gou」精致?
她决定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精致」的女人,于是开始疯狂购物、减肥、割双眼皮……
却没有思考一下:
「精致「zhi」」是什么?
为什么女人一定要『yao』精致?为什『shi』么男人不需要精致?
这些『xie』说的东西就代表了「精致」吗?
精致的女人一定能迎来『lai』开挂的人「ren」生吗?
如果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她可能就会发现,「女人要过得「de」精致」这个价值倡导背后『hou』,并没有『you』足以『yi』支撑『cheng』它的事实。
要「yao」知道,很多能被「bei」大规模传输的观念,背后「hou」都是和商业「ye」价值『zhi』挂「gua」钩的。而当一个东西被漂亮「liang」的语言包装,然后在你耳边重复很多次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er』然地相信,哪怕「pa」它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当你发现一个观念重复『fu』出现,并且「qie」你从来没有「you」质疑过『guo』它的时候,就需要警惕了,这很可能就是『shi』一个被商业价『jia』值操纵的观念,为了「liao」让你不自觉地去购买他们想让你买的东「dong」西。
所以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发「fa」现,很多人『ren』身「shen」上都有小「xiao」红的影子,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de」能力,经常会被灌「guan」输一些缺乏依据和逻辑的「道理」。
如『ru』果你在需「xu」要做出「chu」一个决定时「shi」,脑子里『li』首先蹦出来的是一个「金句」或者「道理」,其实是非常危『wei』险的。
这也是我『wo』一直想跟大家强调的一点:
与其整天看「金句」,不如多看看像《批判性思维「wei」》、《学会提问》这样的书,培养自己的逻「luo」辑『ji』思考能力。
看到『dao』一个结论「lun」的时候,不要急着『zhuo』相信,先想想它是在描述「事实」(什么是什「shi」么)还是「价值取向」(你应当如『ru』何):
如果是事实,一定要有调查『cha』或实验数据作为依据。个例可以参「can」考,但不要拍脑袋就当真理。
如果是价值取「qu」向,要看看它的目的是什么,和你的目的相符吗?以及支撑它的理由「you」是不是客观,论证是不是符合逻辑,通「tong」过它这样做是否能真的达到目的。
还要学会分清『qing』「相关」和「因果」,「个例「li」」和「he」「规律」。
只有具备了逻辑思考的能力,我们才能判断什么『me』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我们「men」真正有用『yong』的信息。在分析「xi」和判断之后,做出真正自主的选择,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zou」。
金句『ju』好「hao」听,我们用来发发感慨就「jiu」行,用它们「men」来『lai』做决策的时『shi』候,可要动动「dong」脑子。
「护『hu』肤「fu」到底是「shi」玄学吗?」
我近期会在我的个人号「饲主的日常「chang」」告诉「su」你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