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旅途/正文

冯友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界

 2023年06月07日  阅读 62  评论 0

摘要: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冯友兰何谓“意义”?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对它能够了解,便有意义,否则便无意义;了解越多,越有意义,了解得少,便没有多大的意义。何谓“自觉”?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一种事情,便是自觉。人类与禽兽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类能够了解,能够自觉,而禽兽则否。譬如喝水,我们晓得自己在喝水,并且知道喝水是怎么一回事;可是兽类喝水的时候,它却不晓得它在喝水,而且不明白喝水是一回...
冯友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界 - NO.1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冯友「you」兰

何谓“意义”?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对它能够了解,便有意义,否则便无意义;了解「jie」越多,越有意义,了解得少「shao」,便『bian』没「mei」有多大的意义。何『he』谓“自觉”?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一种事情,便是自觉。

人类与禽兽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类「lei」能够了解,能「neng」够自觉「jue」,而「er」禽「qin」兽则否。譬如喝水,我们晓得自己「ji」在喝水,并「bing」且知道『dao』喝水是怎么『me』一回『hui』事;可是兽类喝水的『de』时候,它『ta』却不晓得它在喝水,而且不明白喝水是一回什么事,兽的喝水,常常是「shi」出于一「yi」种冲动。

对于任何事物,每个人了解的程度不一定相同,然而兽类对于「yu」事物,却谈不到什么了解;例如我们在礼堂演讲,忽然跑「pao」进了一条『tiao』狗,狗只看见一堆东西,坐在那里,它不了解这就是演讲,因为它「ta」不了解演讲,所以我们的演讲,对于它便毫无意义『yi』。又如逃警报的时「shi」候,街『jie』上『shang』的狗『gou』每每跟着人们乱跑,它们对于逃警报,根本就「jiu」不「bu」懂得是一回什么事,不过跟着人们跑「pao」跑而已。可是逃警「jing」报的人却各有各的「de」了解,有的懂「dong」得为什么会有警报,有的懂得为什么敌人会打我『wo』们,有的却不能完全了解这些道理。

冯友「you」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界 - NO.2

同样的,假「jia」如我「wo」们能『neng』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tang」使我们不能了解人『ren』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ren』生「sheng」的了解「jie」多『duo』不相同,因此,人生的「de」境界,便有存分别。境界的「de」不同『tong』,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shi』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人『ren』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一)自然境界「jie」——最低级「ji」的,了解「jie」的程度最『zui』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

(二)功利『li』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的理解。

(三)道德「de」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

(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jing』界,需要最彻底的了解。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ren」,不论干什么事情,不是依照社会「hui」习惯,侄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们从来未曾了『liao』解做某种事情的意义『yi』。往好处说,这就「jiu」是“天真烂『lan』漫『man』”,往差处说便是『shi』“糊里糊涂”。他们既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做『zuo』某种事『shi』情有什么意义「yi」,所以他们可说没有自觉。有时他们纵然「ran」是整天笑嘻嘻,可是却不自觉快乐。这,有如天真的婴孩,他虽『sui』然笑逐颜开,可是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快乐,两种情况,完全相同。这一类「lei」人『ren』,对于“生”“死”皆不了解,而且亦「yi」没有“我”的观念。

功『gong』利境界中的人『ren』,对于人生「sheng」的了解,比较进了一步,他们有『you』“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功利,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一批人,大抵贪「tan」生「sheng」怕死。有时他们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点事,可是他们做事的动机,是想换『huan』取更高的代价,表面『mian』上,他们虽在服务,但「dan」其最后的目的「de」还是为着小我。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suo」做何事,皆以「yi」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lei」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xiao」得除“我”以外,上面『mian』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jie』个人是社会「hui」的一部分,个人与「yu」社会『hui』是『shi』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冯友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jing」界 - NO.3

就普通常识来说,部分的『de』存在似乎先于全体,可是从哲学来说,应「ying」该先有全体,然后始;个体。例如房子中的支“柱『zhu』”,是有了房子以后,始有所谓“柱”,假使没有房子,则柱不成为『wei』柱,它「ta」只是一件「jian」大木料而已。同样,人类在有了人伦的关系『xi』以后,始有所谓“人”如没有『you』人伦「lun」关「guan」系,则「ze」人便不成为『wei』人,只是一团血肉。不错,在没有社「she」会组织以前,每个人『ren』确已具有一『yi』团肉「rou」,可是我们『men』之成为人,却因为是有了社会组织的缘故。道德「de」境界中的人,很清楚的「de」了解「jie」这一点。

天地『di』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务「wu」宇『yu』宙为目的。他们「men」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复无所『suo』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hui』之上,尚「shang」有一个更「geng」高『gao』的全体——宇宙。科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天体,太阳系及天河等『deng』,哲学家的所谓宇宙,剩『sheng』一切,所以宇「yu」宙之外『wai』,不会有其他的东西,我人绝对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够『gou』彻底了解这些道理,所以他们『men』所做的事,便是「shi」为宇宙服『fu』务。

中国的所谓“圣贤”,应该有一个分别,“贤”是指道德境界的人,“圣”是指天地界的人。至于『yu』一般的芸芸众生,不是属于自然「ran」境界,便是属「shu」于功利境界。要达到「dao」自然境『jing』界或功利境界非常容易,要想进入道德「de」境界或天地境界却需要努力,只有努力,才能『neng』了解。

究竟要怎样做,才算是为宇宙「zhou」服务呢?为宇『yu』宙服务所做的「de」事,绝对「dui」不『bu』是什么离奇「qi」特『te』别的事,与为社『she』会服务而『er』做的事「shi」,并无二致。不过所『suo』做的事虽然『ran』一样,了解的程度不同,其境界就不同了。

我曾经看见一个文字「zi」学的教授,在指责一个粗识文字的老『lao』百姓,说他写『xie』了一个「ge」别字。那一个别「bie」字,本『ben』来「lai」可以当做古字的假借「jie」,所以当时我代那写字的人辩护。结果,那位文字学教授『shou』这样的回『hui』答我:“这一个字如果是我写的就是假借,出自一个粗『cu』识文字的人的手笔,便是别字『zi』。”这一段话很值得寻味,这就说「shuo」,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了解程度互异,可以有不同的境界。

冯友兰:人生「sheng」的意义,人生的『de』境界 - NO.4

再举一例:同样是大学教授,因「yin」为了解不同,亦有几种不同的境界:属于自然境界的,他『ta』们『men』留学回来以后,有人「ren」请「qing」他教课,他便莫名『ming』其妙的当起教授来,什么叫做教育,他毫不理会;

有些教授则属于功利境界,他们所以跑「pao」去当教授,是为着提高声望,以『yi』便将来做官,可以『yi』铨叙较高的『de』职位;

另外有些教授「shou」则属于道德境界,因为他们具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怀抱;

有些教授『shou』则系天地境界,他们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de」宇「yu」宙天才「cai」而教育之”。

在客观上『shang』,这四种教授所做「zuo」的事情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了解的程度不同,其境界自有差别。

《中庸》有两句「ju」话:“圣人可以「yi」赞天地之化育,可「ke」以与天地「di」参矣。”所「suo」谓“赞天地『di』之化『hua』育”并不是帮助天地刮「gua」风或下雨,“化『hua』育”是什么?能够在「zai」天地间生长的都是化育,能够『gou』了解这一点,则我『wo』们的生活行动,都可以说是“赞天地之化育”,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行动,只能说是“为天地所化育”。所谓圣人,他能够「gou」了解天地的化育,所『suo』以始能顶天立地,与天地参。草木无知(不懂化育的「de」原理),所以草木只能为『wei』天地『di』所化育。

由此看来,做圣人可以说「shuo」很容易,亦可以说很难。圣人固然可「ke」以干出『chu』特别的事来『lai』,但并不是干出特别的『de』事,始能成为圣「sheng」人。所谓「wei」“迷则「ze」为凡,悟则为圣”,就『jiu』是指做圣『sheng』人的「de」容易,人「ren」人可『ke』为『wei』圣贤,其原因亦在于此。

总而言『yan』之,所谓人生「sheng」的意『yi』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

本文摘自「zi」《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

木木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renshenglvtu/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