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只鉎牛一只溜“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这首古老的潮州民谣给大家讲述了潮州湘子桥以及湘子桥上两只鉎牛的传奇故事。湘子桥湘子桥上原来有两只鉎牛,它们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由知府张处谦令人铸造,牛头上铸有“镇桥御水”四字。二只鉎牛分别安放于桥之东西,意在镇水。因牛在地支为丑,在八卦为艮,在五行为土,古人认为“丑艮土止水”,故用于镇水。可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韩江洪水暴涨,鉎牛不仅没能镇住洪峰,桥东的那只还被冲走,遂有“二只鉎牛一只溜”这首民谣。湘子桥上的古鉎牛上面介绍的明明只有两只鉎牛,哪来的第三只呢?第三只鉎牛在鲲江乡据史料记载,第三只鉎牛…
时间:2023年04月26日 |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