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章/正文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2023年03月15日  阅读 376  评论 0

摘要:2018年,对于豫剧名家王红丽来说,是一个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王红丽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25周年,是她的代表作《风雨行宫》创排25周年,是她凭此剧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5年,也是该剧继1994年进京演出24年之后唯一一次再度进京演出,同时,这一年也是王红丽的父亲王豫生逝世10周年。为此,王红丽及其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演出活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在经过充分的筹划和准...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 NO.1

2018年『』,对于豫剧名家王红「」丽来说,是一个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王红丽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25周年,是她的代表作《风雨行宫》创排25周年「」,是她凭此剧『』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5年「」,也是该剧继1994年进京「」演出24年之后唯一一次再度进京演出『』,同时,这一年也是王『』红丽「」的父亲『』王豫生逝世10周年。为此,王红丽及其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演出活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在经过充分的筹划「」和「」准备之后,王红丽郑重提出并毅然决定确立豫剧王(红丽)派艺术,二是8月9日《风雨行宫》在北京「」的演出,充分展现了「」王红丽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一是10月4日隆重举办的收徒仪式『』。这一系列「」活动,注定使王红丽会成「」为「」本年度引人注『』目的戏剧人物,也值得我们对王红丽的艺术人生进行回顾和总结『』,这对当前的戏曲『』发「」展「」会有所启示。

独行『』勇闯铸传奇

王红丽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是著名的豫剧作曲家,母亲是常香玉的弟子。做一名戏『』曲演员,她拥有得天独厚的家庭优势。王『』红丽是「」典型的“祖师爷赏饭『』吃”的演员,她扮相俊美,嗓音甜美,天资聪『』颖。她17岁被誉为『』“豫剧小皇『』后”,22岁评上「」二级演「」员,如果不出意外,她可能『』会一帆风「」顺「」地成名、走红。然『』而,20岁刚出头「」正「」青『』春的「」王红丽,赶上了『』20世纪90年代戏曲艺术最低谷的“戏曲危机”,赶上了「」戏曲院团体制改『』革的风口浪尖。1991年,24岁风「」华正茂的王红丽,下岗失业了。如今的我们无法想象和再现这对王红丽是多么沉重和痛苦的「」打击。然而如今回头「」,也真心为王红「」丽『』加额庆幸。正是这致命的打击,成就了王红丽的传奇人生。“时『』势造英雄”,对于王红丽来说,这“时势”不是顺势而起,而是逆境求『』生,是磨难造「」英雄、逆境造『』英雄。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 NO.2

《风雨行宫「」》剧照

时势不可乘,“造势”成英雄。在王红丽的戏曲之路上,在父辈的鼎力协助下,她为自己造「」的第一个“势「」”,是自己办团。没有了体制内『』戏曲人的身份,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下『』岗的『』王「」红丽下海了。王红丽「」的传奇之处在于,即使是「」经商,她也同样成功。在义『』父余笑予“一定要重回舞台”的召唤『』下,在父亲“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指导「」思想下,更在王红丽想要演戏的「」渴望下,1993年,王红「」丽为自己“造”了一个团——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对于演员、剧团、剧目来说,唱响、唱红、成名是生存的根本。携新团演新戏『』,为民营剧团造势,为拓展演出市场造势「」,为进京夺『』取“梅花奖”造势,是王「」红丽建团之初就采取的战略策略。当然,好角儿、好戏是根本,吃苦、刻『』苦『』是本分。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风「」雨行宫》和王红『』丽一举成名,奠定了她在「」豫剧界、戏剧界的地位。

深潜民间有『』担当

自「」1993年创办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以来,平民剧团、平民风范、平民意识,就是该团的艺术追求。这是民营戏曲院「」团身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王红丽的小皇后豫剧团自创团之初的自我定位和自觉追求。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开拓各级市场,每年「」在乡村城『』镇年「」均演出400余场,25年共10000余场。仅「」拿闻名全国的『』代表剧目「」《风雨行宫》来说『』,25年共演出3000余『』场,而《铡刀下的红梅》更是在17年演出2000多场「」。这在全国「」都是非常少见的。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 NO.3

《铡刀下的红梅》剧照

平民意识,深潜民间,不仅体现在演出场次的『』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演出剧目的质量和演员的水平。以高质量的剧目服务基层观众,同时在大量的演出中提高『』水平增进『』技艺,是王红丽及其剧『』团长期以来坚持的表演方针。1993年开团大「」戏《风雨行宫》排完,这是王红丽当年的夺“梅”戏,在『』父亲演「」完100场才能进京参「」赛的「」要求下「」,王红丽一路北上,整整「」唱了「」100场然后进京,一举夺“梅「」”。该剧无论是在艺术的现代开拓上,还是在思想的「」现『』代『』意识上,都有『』非常大的成就,这样的戏长期在民间演出,不但提高「」了「」广大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还深化『』了反「」封『』建『』反压迫的抗争主题「」。这是真正『』践行和落实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5年如一日『』的,更是戏曲『』艺术对社会和国家的道义担『』当「」,是一个民营院「」团的「」道义担当。

戏曲的观众在民间,市场在民间,出路在民间。王红丽的小皇后剧团『』以自己的演出『』实践证明,扎根民间,面对观众,才是戏曲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成就了真正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王红丽。

艺境求索「」自成格

从『』未拜过师,是王红丽与「」其他戏曲演员不同的地方『』,这在注重师承、流「」派的戏曲「」界更是屈指可数。转益多师、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也是王红丽表演艺术上的独特之处。这一切,既因为她的父亲、母亲「」是豫「」剧作曲、知名演员,本身就是很「」难得的老师,更「」源于父亲王豫生对她艺术追求的定位:集众家流派之长用到塑造人物身上,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流『』派。如果说《风雨行宫》之前演「」出的剧目、饰演的角色还是学习「」和积淀的过程,那么1993年的《风「」雨行宫》就是王「」红丽确立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的起「」点,而2001年的《铡刀下的红梅》则是『』王红丽集众流派『』之长「」塑造人物、巩固和拓『』展自己表演风格的又一力作。这两部作品,一部依托清宫题材对传「」统戏曲表演程式进行现代创新,一部通过现代革「」命题材对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塑造现代人物树立了典范。

《风雨行宫》通过表「」现乾隆皇帝的『』生母『』、身「」份低贱的宫女李金桂的悲惨命运,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底层女性「」的命运『』悲剧。这『』部戏主题深刻厚重,情节曲『』折复杂,人物『』生动鲜明,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王红丽在这「」部「」戏里对表演艺术的开拓与突破,主要在“疯戏”的表演上。从情节和内容上来看,女主人公「」李金桂既「」有『』真疯又有装疯「」,这在已有的疯戏题材中绝无仅有,以往的疯戏要「」么表现真疯要么表『』现装『』疯,这就决定了该「」剧在表演上既要有综合学习继承传统疯戏如《宇「」宙锋》《失子「」惊疯》等的传统表演身段,又完成「」真疯与装疯的表演过渡,成功完『』成了悲剧『』人物李金桂的形象塑造,丰富和拓展了『』疯戏表现程式,为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艺术『』贡献。《铡刀下的红梅『』》对15岁少女刘胡兰的塑造,既在戏曲程式的规「」范之内,又紧密围绕一个天真「」烂漫花季少女的言谈举止,成功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两个人物『』,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成为戏『』曲舞台上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王『』红丽不但嗓音『』条件十分独特,而且『』在她的多部作品中都充分发挥这种音乐个性,形成自己标『』识性的唱腔特点。她的唱腔既『』甜美『』清脆,又高亢激昂,尤其是她独特的高音,极具标识性,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王红丽都特征鲜「」明,自成一格。

父辈教诲有传承「」

在戏曲界,像王红丽这样『』出身梨园世家、嗓音条件极佳、极具艺术灵性「」又占尽人和之利的演员,实在是凤「」毛麟角。父亲王豫生作为豫剧「」作曲大师,对女儿王红丽了如指「」掌,为她打造了「」一批优秀的剧目,从面对基层观众的吃饭戏,到用「」以夺奖的看家戏,更为她的艺术之路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划:排三「」台大「」戏、夺三度『』“梅花”、创自己流派。义父余笑予「」作为著名的戏剧导演,以现代戏剧观念「」为她排了以《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为代表的多数优秀剧目。两位父亲就「」像两只巨手,托起了王红丽这颗耀眼的『』明显。母亲王素珍,身为常香玉大师的弟子,多年以来无怨无悔、事「」无巨细地为王红丽及其剧团苦心经「」营。正是父辈的精『』心培养和无私奉献,使王红丽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艺术,成就了王红丽。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 NO.4

《铡刀下的红梅》剧照

如今「」,“梅花『』大奖”已经取『』消,用以夺“三度梅”的大戏尚未排出,父亲、义父都已作古,不能不说,王『』红丽的艺术『』人生『』无疑留「」下了极大的遗憾,这遗憾给王红丽带来刻骨的伤痛。完成父亲的『』最后的遗愿,确立自己的戏曲艺术流派,成为王红丽的执念,这执念饱含着对父亲的缅怀『』和纪念,这是成『』全自己,更是成全父亲。

在父亲「」转益多师、自『』成流派的教导下,王红丽虽得众多『』名家『』亲传指『』点『』,但一『』生并未拜师。她的表演,都是围「」绕彰显自我个性、发挥自我风格的。她的表演,既遵守戏曲身段程式的规范「」,又创造出贴合角「」色人物的表演动作,无论是《风雨行宫『』》中对“疯戏”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还是《铡刀「」下的「」红梅》中刘胡兰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革命战士的「」表演「」动作和形『』象塑造,都烙上了深深的「」王「」红丽式印『』记。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流派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王红「」丽是具备的。

中国戏『』剧研究院评豫剧小皇后王红丽 - NO.5

王红丽

9月4日,在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纪念建团25周年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晚,王红丽「」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收徒仪式,60余位弟子向王红丽行了梨园行传统拜师礼,王红丽一度感动『』落泪。这是王红丽表演艺术的传承「」,也是父辈心血凝聚而成『』的艺术精神的传承。王『』红丽表示,她会坚持走自『』己的艺术之路,坚持自己「」的戏「」曲理念。这种「」倔强与执着『』,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与胆魄。回顾过往,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正是在这种勇气和胆魄的支『』撑『』之下,在戏『』曲生态最艰难的环「」境下诞生,之后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民营戏曲院团,获『』得了今天的成功与「」成就。祝愿艺术成熟的王「」红丽能够「」在『』今后继续创作出高『』水『』准、高「」质量的新作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曲新秀。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靳文泰

戏缘刊载此「」文是以『』传播戏曲文化之目的,如有原创信息标注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qitawenzhang/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