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随笔/正文

随笔《打井队》刘银科

 2024年03月29日  阅读 23  评论 0

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因老天爷这几年年年干旱少雨,庄稼年年歉收,这种靠天吃饭的现象再不改变以后会更糟。上级号召打井抗旱,我村立即响应,队长是个青年党员十分积极,组织了一套人马,成立了一个“打井队”,要在地里挖几眼井,安装上水泵,天旱就开动机井抽水浇地,与天抗争夺丰收。口号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被编进了打井队,成为第一批掘井人员,开挖第一眼机井。我们这个组...

随笔《打井队》刘银科 - NO.1

二十世纪「ji」六十年代初,因老天爷这几年年年干旱少雨,庄稼年「nian」年歉收,这种「zhong」靠天吃饭的现象再不改变以后会更糟。上级号召打井抗『kang』旱,我村『cun』立即响应,队长『chang』是个青年党员十分积极,组织了一套人「ren」马,成立了一个“打井队”,要在地里挖几『ji』眼井,安「an」装上水泵『beng』,天旱就开「kai」动机井抽水浇地,与天抗「kang」争夺丰收。口号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qi」乐无穷;与人奋斗,其『qi』乐无穷!”

我被编进了「liao」打井队,成为第一批掘井人员,开挖第一眼机井。

我们『men』这个组共四个人,井上两人井下两人。两人在井下挖,两人在井上「shang」吊土。完全是人工作业。挖土用铁锹,吊『diao』土的工具是农家用的辘轳,三跟木头支个架,麻绳一圈一圈缠绕在辘轳『』上「shang」,胳膊摇动格吱「zhi」格吱『zhi』地把「ba」一筐一筐「kuang」黄土从井下吊上『shang』来。

我大多时在井「jing」下挖土,和我搭班的是『shi』个小组长,年令三十五六,个「ge」矮但体『ti』质好,爱说笑,有点轻佻,见了女人总爱说几句酸话,引得「de」女人们不时捶他几小拳「quan」,就是让他“走远点”,实际女人们心里还挺喜「xi」欢他,有时还故意找他『ta』逗乐子。

这人叫王忠。他「ta」没念过书,从小家穷兄『xiong』弟多,解放前『qian』他被卖到了山里。后来又成了山里人的上门女婿,解放后才领上媳妇回故乡「xiang」了『liao』。别看他没『mei』文化,可肚子里装的东西还真「zhen」不少,一些典故他「ta」倒背如流『liu』,如姜子牙钓鱼,周文王写《周易》,白蛇精盗药救夫,诸葛亮在五丈原禳命,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杀「sha」死兄弟等,讲的头头是「shi」道,对古戏也很熟,能哼能唱「chang」能讲,他讲的那个《白玉楼挂画》戏我十分爱「ai」听,至今『jin』记忆犹新。

随『sui』笔《打井队》刘银科 - NO.2

他说,古时有姓高的一户人家,生了『liao』个男娃取名高文举,寄寓长『chang』大高中文魁「kui」,成为举人「ren」状元。可命运不济,夫妇二『er』人没等儿子长到十岁就「jiu」双双「shuang」离世,丢下了高「gao」文举一个小娃。幸好孩子有个姑母,家境殷实。哥嫂已逝『shi』,高文举就由她抚养「yang」了「liao」。她让『rang』侄子来自『zi』己家「jia」,和女儿张「zhang」梅莺在一起,上学,吃饭,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直长到「dao」成人。

高文「wen」举聪明伶俐,但『dan』学习不如张梅莺。张梅莺比他大两岁,聪颖无比,学业超群,尤其写得一『yi』手梅花彖字。张梅莺帮表弟『di』学习功课,把写梅「mei」花彖字的功夫「fu」全教『jiao』给了他「ta」,高文举的也成「cheng」了一个学业优秀出类拔萃的「de」学子!这年他去『qu』上京赶「gan」考『kao』一举夺得状「zhuang」元,圆了父母「mu」的梦。

在他和张梅莺同窗上学朝夕相处中,他俩产生了爱情,互相订了『liao』终身,约定高「gao」文举中榜后成亲。可皇榜已「yi」发,张梅莺在家急「ji」切地盼他归来,却迟迟不见他音讯。张梅莺以为他变心了,在他回来后便不理他。而高文举是和同僚『liao』学子在京逗留了「liao」几天,并未变心『xin』异想。他「ta」便求『qiu』张梅莺原谅,最后下跪表明心迹,张梅莺「」才理解和他和好如「ru」初。

讲到「dao」这里,王忠『zhong』便捏着细腔,饰成张梅莺唱道“下跪的人儿哪一个?报『bao』上名『ming』来仔『zi』细听『ting』。”唱毕又变成男声,饰成高文举,唱『chang』“下面跪「gui」的高『gao』文举,自家姐姐你『ni』看分明!先问声姑母好不好,再问姐姐亲不亲?”又变成张梅莺“你休问姑母好不好「hao」,也别问你姐亲「qin」不亲,我「wo」问一句『ju』你仔细听。梅「mei」花『hua』彖字谁教成?夜半终身『shen』与谁订?……”

随后,他又念了『liao』一首诗让我猜,看诗「shi」中说的「de」啥『sha』。他念道「dao」:

张「zhang」良归山谁指「zhi」引?

梅花能开几日红?

莺飞「fei」千里「li」只为食,

高山流水有「you」谁知?

文达丹墀龙颜喜,

举案齐眉有几人?

念完他说“你讲讲,啥意思?”我边吟边想“张良归山『shan』谁指引?梅花能开几日红?莺飞千里只为食『shi』,高山空流……?”

我说“这诗不对呀!前后意思不连贯,前言不搭后语,文不对题呀!”

王忠笑道“你说「shuo」到点子上了,就是前言不搭后语「yu」!但你『ni』竖起「qi」来念,竖起来念念。”

我就『jiu』竖念“张梅莺「」高文举!呀!是藏头诗啊!”

王忠哈哈笑了,说“你果然聪明!”

我俩在井下边『bian』干边说「shuo」,为「wei」了让他『ta』多讲点,我就多挖一『yi』会儿,让他多歇歇。王忠「zhong」对我倒很赞赏,说我聪明灵活又踏实认真,以后准能成事「shi」。他还『huan』透露给『gei』我一个信息,说『shuo』上头奖励率先响应号召打井的生产队,给我们拨下来钱,队长「chang」准备抽点「dian」钱发奖金,但『dan』不是每人都发而是给干的好的一部分人发,他把我报上「shang」去了,这个组就我一人。我很感激,问他『ta』给咱队拨了多少钱,有「you」一万元吗,他瞟一眼我说“什么?一万?这「zhe」个数!”举起一「yi」双手。我一顿悟,忙问“难道是十「shi」万?”他说是啊,你猜的『de』太「tai」少啦。

随笔《打井『jing』队》刘银科 - NO.3

我说“哎呀,那么多啊!为啥给咱那多?”王「wang」忠板着指头,一指一点地对我说「shuo」“你算算,咱『zan』队共多少土地?三百八十多亩!咱这井打成了一眼井能浇多少『shao』地『di』?先按一百亩算吧,咱计『ji』划打四眼井,总共浇多少地?嘿,全成水浇田啦「la」!实现水利化啦!咱给别『bie』的「de」队作『zuo』了榜样,起了模范带头作『zuo』用,扶一点带一片『pian』,县上省上能不高兴?一高兴就给「gei」咱拨钱哪!一万,一万那太少了!”他说的头头是道,眉飞色『se』舞,我也如醍醐灌顶,登「deng」时明白了其中『zhong』的「de」道理。说“你说的很对,奖「jiang」励『li』先进,国家政策就是好!”

几个月后,第一眼井打成「cheng」了,水哗哗哗冲出地面,流进了干裂的田里,社员们欢呼雀跃,大队『dui』和公社『she』召开了现场大会,让各地的领导来参观学习,队长上「shang」台讲话,传授打井成功经验,公社社长和「he」大队书记也讲了话,一时轰动了半个县。王忠笑嘻嘻地对我说“今晚给你发奖「jiang」金,一百块『kuai』!”

我「wo」把发的奖金交给父亲,父亲给我二十元让去给母亲买点药。

原创首发,图来网络,版权「quan」所有

====================

原创作者:刘银科『ke』,笔名“岐州人”,西北大学汉语『yu』言文学本科,自由撰『zhuan』稿人。住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经济开『kai』发区。

随笔《打井队》刘银科 - NO.4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转载或网友投稿,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kaqw.cn/renshengsuibi/11758.html

标签:

看爱情网

  • 文章8557
  • 评论0
  • 浏览13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