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人生旅途
文:明旸法师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着深刻的体会。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
时间:2023年06月26日  |  阅读:197
其他文章
佛教:造成你诸事不顺的原因,就一个字,有人身在其中不能自拔。人的一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坎坷坷。人有悲欢离合,这是怎么造成的呢。佛教主张因果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而且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来世。今生的一切遭遇,和前世多生前有很大关系。否则就没有“人生酬业”这一词了,就是今生偿还前世或多生前造下的善的业和恶的业。佛菩萨有神通却无法改变众生的因果和业力,毕竟神通敌不过业力。但是佛在经典中教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无始劫种了多少恶因,我们凡夫没有神通,不得而知。但是报应是几乎人人都相信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可谓如影随形。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时间:2023年06月11日  |  阅读:34
生活语录
一、行于世,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二、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三、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
时间:2023年04月21日  |  阅读:30
人生旅途
世人都说,佛教是消极的,悲观厌世的,这种观点多来自于佛说“人生是苦”,佛陀讲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不懂的人,看见一个苦字,就觉得佛教把人生看得太灰暗了,何况你还讲出八苦来,按你所说人活着便没有意义了,这不是消极悲观是什么?但其实,佛教讲人生是苦,是有着三层含义的,有着极为积极的态度与因由。第一、人生真苦。我想问一问诸位,人生苦不苦?首先说,生老病死大家是不是都逃脱不掉?出生的时候,全身通过狭窄的生门时被挤压苦不苦;人老之后,容颜消逝、生理机能衰退,吃不动、走不动,还遭人嫌弃苦不苦;生病之时,吃不下、睡不好、身体疼痛、精神上受折磨苦不苦?死…
时间:2023年03月04日  |  阅读:120
人生旅途
佛说,人生没过不去的坎,念一声阿弥陀佛,再大的难关也会安然度过。…
时间:2023年02月21日  |  阅读:52
人生旅途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养正堂开示上次的主题是人生观,说到最后,不外乎就是为人和处事。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明确的人生定位之后,应该如何去行呢?一个出家人处事不到位是可以理解的,但做人不到位是不能接受的。比如很多出家人不会处事,最后不外乎说:“我在寺庙里呆久了,不了解社会,所以不会处事。”但是不会做人,谁都不能理解。因为出家人是人天师表,是教信徒如何为人、如何处事的。为什么很多世间人相信出家人为人处事的观点和方式是正确的呢?出家人在世人眼里是人天师表,就像国外的牧师一样。从古至今,很多得道高僧都表现出了人天师表的风范和气质。所以当在家人出现生理上的疾病或心理上的问题时,都会想到找个出家人倾…
时间:2023年02月15日  |  阅读:58
人生旅途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于彷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什信仰,只要信仰自己就好;那些信仰神灵,求神问卜,信仰宗教唯神是赖,小看了自己都是不对的。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理由?理由是有的,他们只是太看重自己,没有看到自己以外的道理与宗教,想法未免过于偏激或偏差了一点!试问自己五官所接触到的、所知道的事物有多少?五官所接触不到和不知道的事物还有很多,所以信仰自己或尊重自己本无有错,只是自己所知所见的力量有限,对于一切未知未…
时间:2023年01月16日  |  阅读:178
人生旅途
苦从何来佛说:“人生本苦。”这一切苦从哪里来?苦是果,这个果是从因来的,原因是“集”来的。集是集中,是你自己累劫以来自己抓来的,就是你自己集进来的。佛经一句话: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世事求苦果,不过名和利。人生的遭遇,成功与失败,吉、凶、祸、福,都有它的原因,真有智慧的人,要知道它的原因,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愁。修行人要正确理解这个“苦”的来处,也要明白它的去向。人因为自己所种“因”的原因,有下根和上智两种,然而成佛之法没有两种,只是众生的愚迷和开悟有异,见性成佛有快慢之别。愚迷则感觉苦,开悟则欢喜。孟子亦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  阅读:99
心动声音
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不单是人体凡夫身有病是正常,连佛也会有病啊!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痛彻心肺。弟子们赶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过去。二千年前医学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可以送到医院去,他们用土方为他敷伤,可是佛陀的脚仍然是又痛又肿,人也昏迷不醒。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担心,在家的居士也很…
时间:2023年01月11日  |  阅读:80
人生旅途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说过“人生是苦”的话,但佛陀有其专门的所指意义。不明白其中的真实意义,就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毫无意思,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也就毫无意义。因而消极悲观,也就取消了人生本来应该的努力与向上。悲观地看待人生世界,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对佛教基本思想的误解。社会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也都多半会以此为根据,把“消极”、“悲观”安放到佛教的头上。佛教的初级弟子,也易于陷在消极悲观的错误当中。无常之苦其实,“人生是苦”这句话,有着积极的意义。只不过这种积极意义产生在对于我们现实处境的正确认知之后。单从表面现象上看,人生…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  阅读:99